-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卫生
- [发文单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红十字会
- [实施日期] 2025-05-21
- [成文日期] 2025-05-21
- [发文字号] 京疾传防 〔2025〕 14号
- [废止日期] ----------
- [发布日期] 2025-05-21
- [有效性] 现行有效
政策解读:一图读懂:2025年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要点
政策解读:一图读懂:2025年...
各普通高等学校,各区疾控局、团区委、红十字会,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市疾控中心,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首都高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根据北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整体部署,市疾控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团市委、市红十字会联合制定了《2025年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红十字会
2025年5月21日
2025年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要点
2025年,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以遏制艾滋病传播为目标,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领风尚的作用,推动高校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统筹领导,促进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资源统筹。疾控、教育、共青团、红十字会等部门加强资源统筹,强化对“青春红丝带”社团支持,为高校师生开展“青春红丝带”社团服务提供必要的政策、物资和经费等保障,协同开展高校艾滋病防治工作。
(二)强化组织领导。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要求,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艾滋病防控领导小组,整合宣传、教务、学生工作、校医院等部门和共青团组织、校红十字会、学生社团等,实现各类资源共享,形成防治工作合力。
(三)规范队伍建设。各高校要加强社团工作的统筹管理,将高校红十字会防艾工作、高校结核病防治志愿者队伍等纳入各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做好志愿北京网站(网址:www.bv2008.cn)团体、志愿者个人注册管理,不断提升活跃会员参与度,提高社团规范化建设水平。
(四)加强技术指导。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要指导各高校防艾志愿者服务队、各社团做好新会员的招募管理与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吸收新会员,力争做到各院系全覆盖。在高校红十字会、社团换届时,要确保工作的有效顺畅衔接,防止社团工作出现断层与起伏。
(五)深入调查研究。2025年底前,疾控、教育、共青团、红十字会等部门至少联合开展1次社团工作现场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促进高校防艾工作及“青春红丝带”社团建设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宣传教育活动质效
(六)实施骨干教师培训。开展防艾骨干教师培训,各高校要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市区有关单位组织的防艾师资培训及交流研讨活动,促进高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师资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七)强化师资能力。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北京市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师资专家库更新维护,在11月底前,开展师资培训、能力认证和交流研讨,本年度组织师资开展高校防艾巡讲、健康教育课等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50场。
(八)加强负责人培养。举办2期“青春红丝带”社团负责人能力建设培训班,对社团负责人开展组织管理、宣传教育以及多病同防知识、同伴教育技能、应急救护技能、志愿服务管理等专项能力的培养。
(九)着力培养同伴教育主持人。每学期公开招募核心讲师团新成员,举办核心讲师团防艾同伴教育师资能力建设活动12场;举办红十字会系统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班,开展高校志愿服务队骨干预防艾滋病演讲和知识分享活动。
(十)发挥实践基地作用。持续发挥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青春红丝带社团社会实践基地”功能,通过“请进来”组织骨干志愿者赴基地参加专业培训及床头探访等活动;利用“走出去”为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开展专业培训。
(十一)开发宣传工具包。组织编制涵盖专家讲座、科普动画、主题海报等健康宣教内容的高校防艾宣传工具包,为高校科学有序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提供资源工具。
三、深化宣传干预,提高学生健康知识和技能
(十二)上好健康教育课。各高校要依托新生引航工程、“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活动等,在新生入学时开展“生命健康第一课”教育和至少1次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在内的性健康教育课程,每学年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艾滋病防控专题教育讲座,坚持多病共防,共促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红十字会要协助高校将红十字运动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等内容融入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课程中,通过案例分析、互动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十三)开展防艾同伴教育高校行。组织“青春红丝带”社团讲师团成员开展50场“防艾同伴教育高校行”活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防艾工作。
(十四)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各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要进一步健全常态化宣传工作机制,创新宣传工作模式,积极开展艾滋病、结核病、丙肝、梅毒等多病同防宣传和毒品预防教育等。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等重要节点,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十五)提高宣传干预覆盖面。进一步提升“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微信公众号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综合干预”“互联网+检测”等新手段,扩大青年学生宣传干预覆盖面。
(十六)扩大宣传影响力。在全市高校选拔防艾宣传代言人,制作主题宣传海报,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扩大“青春红丝带”社团影响力。
(十七)强化资助支持。专项资助10个社团/志愿者队伍开展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知识传播活动项目,40个社团/志愿者队伍开展首都高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项目。鼓励指导各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积极申报参与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高校防艾基金项目。
(十八)加强京津冀协同。继续开展京津冀高校大学生防艾宣传系列活动,动员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防艾知识辩论赛、京津冀高校大学生防艾宣传品牌logo设计等活动。
四、加强支持总结,及时展示宣传干预活动成效
(十九)强化支持指导。各区要组织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辖区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宣传干预活动的支持和指导。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市疾控中心,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各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的业务支持,及时总结提炼本区、本单位在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成效和亮点,及时查找问题不足,持续优化宣传干预形式、工作模式。
(二十)及时展示工作成效。各高校要及时向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防艾、禁毒、丙肝、结核病、梅毒防治等公益活动信息,红丝带社团办公室将汇总相关信息报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并及时摘录在“首都红丝带网(网址:www.bjrroc.com)”“首都红丝带”“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微信公众号上刊登。
信息报送方式:活动照片+活动信息,以文档形式发送至红丝带社团办公室信息报送邮箱:hongsidai2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