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語
FRANÇAIS
ENGLISH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用户中心  无障碍
北京政务服务网
智能问答
首都之窗
搜本网 一网通查
首都之窗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疾病知识
积医科普丨乳腺健康自测:这些风险信号您中了几条?
  • 发布日期:2025-03-10
  •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人数一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几位,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杀手”,乳腺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据统计,2022年中国有35万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发病率为52/10万。但令人欣慰的是,90%的早期患者都能通过科学筛查重获健康。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普外科医生跟大家聊聊现代女性健康的“粉红警报”——乳腺癌。

    绝经了也会得乳腺癌

    乳腺癌是与雌激素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经常会有人问:我都绝经了,还会得乳腺癌吗?是的,绝经后也会得乳腺癌。

    首先,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乳腺癌也不例外。其次,绝经之后卵巢功能虽然衰竭,不能产生雌激素,但体内其他器官,比如肾上腺会代替卵巢合成一定量的雌激素。也就是说,绝经后体内依然会有雌激素,依然有得乳腺癌的可能。

    分期越早,寿命越长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癌会明显改善生存的机会。分期越早,越有可能延迟生存寿命。因此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在生活中,针对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有两种相反的观念:1、疾病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与我无关。2、疾病专门找上我。

    乳腺癌离我有多远?

    自测一下

    我们需要衡量一下自己离乳腺癌有多远,来确定自己是否需要做规律的乳腺癌筛查,做到科学合理不焦虑。那么,我们如何客观地衡量自己离乳腺癌有多远呢?这把衡量的尺子就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

    年龄:年龄本身就是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女性中,40-70岁是乳腺癌发病风险较高的年龄阶段。家族史相关:亲人罹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中存在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月经相关:第一次来月经的年龄小于12岁;超过55岁未绝经;绝经后补充雌激素治疗。生育相关:没有生育过或者第一次生育年龄超过30岁;流产超过2次。生活方式相关:肥胖(BMI>28);吸烟;饮酒。既往疾病相关:胸部放疗;乳腺小叶原位癌、不典型增生。25-40岁女性存在两点及以上的危险因素的或者是40岁以上的女性,属于高风险人员,需要进行规律的乳腺癌筛查。筛查的措施和频率建议为每月进行乳房自查,每年一次乳房触诊和超声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每1-2年再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除上述情况外的女性为一般风险人员,可以不进行规律的乳腺癌筛查,但乳腺癌防治知识不可少。每月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提高防癌意识,还可以熟悉自己的乳腺,如果摸到以前没有发现的包块,发现乳头溢液和乳房皮肤改变,一定及时就诊。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建议意见 法律声明

    健康北京APP

    健康北京公众号
    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6 京公网安备 110402450046号 京ICP备14023817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