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語
FRANÇAIS
ENGLISH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用户中心  无障碍
北京政务服务网
智能问答
首都之窗
搜本网 一网通查
首都之窗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疾病知识
【清华长庚科普】糖友易发无痛心梗
  • 发布日期:2024-10-10
  • 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前不久,68 岁的王先生在参加社区体检时,心电图检查显示异常,于是到医院就诊,结果发现他竟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这种心梗梗死面积大,发生恶性心脏事件(如急性心衰、室颤、猝死、心脏破裂)的风险高。然而,王先生在与医生交流时语言流畅自然,自诉没有不适。

    结合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及其他检查,医生推荐他进行冠脉造影检查,进而明确了患者左冠状动脉闭塞,并及时进行了支架植入治疗。王先生及家属感到困惑又后怕,“ 为什么发生了心梗却没有任何症状?”这可能与这位患者长期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史有关。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存在心肌缺血,但没有胸部不适或其他心绞痛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恶心、出汗等)。研究显示,25%~45%的冠心病患者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心肌缺血,很大一部分人缺血发作时不伴胸痛,而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和既往有过心梗或手术血运重建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病率高达20%~40%。

    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会使患者感知心肌缺血的能力下降。一方面,糖尿病可导致患者发生自主神经病变,如果心脏失去自主神经支配,糖友对缺血性疼痛感觉迟钝,就容易发生非典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甚至是无症状性梗死。另一方面,糖友的心绞痛感知阈值有所提高,简单来说就是患者已经有心肌缺血发作,但是胸痛、胸闷的感觉还没有表现出来,此时若患者持续运动,就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肌缺血。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巨大危害就在于患者症状很少或没有症状,导致疾病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容易发生致命的后果。一般来说,无症状缺血发作存在昼夜节律,与急性心梗和心脏性猝死相似,呈双峰分布,峰值在早晨6 点和中午,早晨最严重。临床上,一般通过平板运动试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监测等多种手段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

    对于糖友来说,冠心病的发生率取决于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因此,预防无痛性心肌缺血的重中之重就是规律监测血糖、血脂、血压并控制达标。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 型糖尿病患者,应当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定为7%以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超过130/80 毫米汞柱;老年或伴有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血压可放宽至140/90 毫米汞柱。糖友每年至少应检查1 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依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高低,将坏胆固醇降至目标值。此外,戒烟限酒、采用心脏健康饮食、定期锻炼、保持健康体重等良好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建议意见 法律声明

    健康北京APP

    健康北京公众号
    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6 京公网安备 110402450046号 京ICP备14023817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