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卫生健康委,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贯彻落实《“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京发〔2017〕19号)和《健康北京行动(2020—2030年)》(京健推委发〔2020〕1号),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关于做好2021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宣传健便函〔2021〕13号)有关要求,2021年我市继续开展健康素养促进项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宣传《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提升群众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巩固农村地区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总结本市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经验,13个涉农区依据本地实际制定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作方案并认真落实。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等活动。以《公约》宣传为重点,切实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二)深化健康促进县(区)建设
完成第五批健康促进县(区)国家级复核评估工作,统筹推进丰台、大兴、通州、平谷、密云、延庆6个区的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工作,按照国家工作方案遴选2个区开展第六批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各区要积极倡导和践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健康促进区创建水平。
(三)开展健康促进场所创建
各区结合各类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健康(促进)学校、单位、企业、社区、村、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继续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发掘典型经验并宣传推广。
(四)普及健康知识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广泛普及健康科普知识。完善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库及信息管理,发挥其科普传播作用。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针对重点健康问题,开发健康科普材料,为基层提供支持。开展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区制作一部公益广告,各区各单位要在本级电视台(大屏)滚动播放预防近视公益广告,每月播放不少于10次。
(五)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各区结合本地主要健康问题和需求,围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新发突发传染病、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心理健康、安全与急救等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健康教育活动。
(六)健康素养监测
按照2021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方案要求,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顺义区、大兴区、密云区和延庆区8个区的24个街乡48个村居开展1920户15-69岁常住居民的问卷调查。各区卫生健康委要做好调查组织协调,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做好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并及时汇总和上报监测数据和资料。
(七)烟草流行监测
按计划开展第四次成人烟草调查,覆盖16区的50个街乡100个村居12000户家庭。按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开展第三次青少年烟草流行监测,覆盖昌平区、朝阳区、通州区、大兴区、东城区、房山区、丰台区、海淀区、门头沟区、西城区10个区的30所初中、30所高中/职高以及11所大学在校学生。各区要高度重视,按照方案要求做好组织动员、现场调查和质量控制、资料汇总等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的重要健康指标,已列入健康中国行动实施考核指标体系。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保障项目实施机构和人员落实到位。要统筹安排好中央、地方财政及其他渠道来源的公共卫生资金,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二)加强技术指导
各区疾控中心为本地区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技术支持部门,要持续加大人力投入和技术支持力度,提高项目执行质量和效率。各区卫生健康部门要将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纳入年度考核任务,开展区级年度自评,并于2021年12月15日将自评报告和信息表报市卫生健康委。
(三)落实信息报送
各区各单位要加强信息报送和工作宣传,做好项目实施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按要求及时上报阶段进展及相关信息,确保工作有底数、有进展、有效果。相关信息统计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15日。
附件:2021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信息表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4月29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市卫生健康委 周月娜,83970698、83970697(传真);市疾控中心健教所 曹远,65925223。邮箱:jiancuchu@wjw.beij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