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北京市法治医院建设工作部署会,部署动员全市法治医院建设工作。市中医局、市医管中心及委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区卫生健康委、经开区社会事业局负责同志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全市各级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及法治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叶小敏主持,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部署动员,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龚向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叶小敏介绍了北京市法治医院建设工作情况,北京协和医院、航空总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市普仁医院、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等8家试点医院主要负责同志作了法治医院建设试点经验介绍。市卫生健康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王麟对《北京市法治医院建设规范(试行)》和《北京市法治医院建设标准(试行)》进行了解读。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深刻诠释了开展法治医院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加强法治医院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医院治理能力、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依法保障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撑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目前医院存在的突出问题、防范化解风险的客观需要。
会议指出,要从四个方面扎实推进法治医院建设。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目标要求,强调要深刻理解法治医院的内涵,做好行为、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的工作,建立健全法治医院建设规范体系、执行体系、监督体系。其次,要搭建工作框架、明确工作内容,围绕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执业、依法监督、法治宣传教育五个方面,聚焦前端防范、工作落实、服务提供、事中事后监督、法治素养提升开展工作。第三,要坚持问题导向、防范风险隐患,强调从落实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做好医患沟通、规范生产要素获取三方面防范减少风险。第四,要构建工作体系、加强工作力量,在医院层面,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法治医院建设领导小组;在机构层面,要明确法治工作部门;在人员层面,要配备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兼职工作人员。
会议要求,要全力推动法治医院建设落地见效。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组织保障,把法治医院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坚持统筹推进、加强分类指导,坚持法治医院建设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平安医院建设、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结合医院规模、性质等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医院因地制宜进行探索;要坚持融合融入、加强考核评估,法治医院建设要融入医院管理服务运行全过程各方面,要将法治医院建设情况纳入医院绩效考核等考核指标体系,以评估为抓手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要坚持示范引领、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经验,持续树立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医院建设氛围。
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副司长龚向光对北京市法治医院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北京市工作措施实、机制新、制度优;指出医疗机构作为服务群众的主体和窗口单位,其法治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卫生健康领域的法治建设水平,要以法治建设引领、规范和保障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以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新需求、新期盼;强调下一步医院法治建设要从碎片化向体系化、从运动式应急式向常态化、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希望北京发挥独特优势,继续打头阵、当先锋、做示范。
北京市2023-2024年开展了法治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2025年2月印发了《北京市法治医院建设规范(试行)》和《北京市法治医院建设标准(试行)》,以文件印发和本次部署会为标志,在属地各级各类医院全面推进法治医院建设,2025年将制定法治医院建设评估标准,推进医疗机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开展“合同规范管理年”年度主题专项活动,以高水平法治医院建设保障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龚向光并讲话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讲话
北京市召开法治医院建设工作部署会
北京市召开法治医院建设工作部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