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語
FRANÇAIS
ENGLISH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用户中心  无障碍
北京政务服务网
智能问答
首都之窗
搜本网 一网通查
首都之窗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要闻动态>基层动态
新技术新进展 |航空总医院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点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记忆之光
  • 发布日期:2025-03-03
  • 来源:航空总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近日,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二科联合多学科团队为一名80岁阿尔茨海默病女性患者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显著提升,记忆力明显改善。这标志着医院在阿尔茨海默病外科治疗领域获得新突破!

    手术纪实

    患者为80岁老年女性,确诊阿尔茨海默病6年。患者家属代诉,患者自2019年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抑郁等症,给予米氮平等治疗后开始出现记忆功能减退,加重,以近期记忆力损害为主,表现为容易遗忘早饭是否吃过,反复重复讲话,反复询问家属时间,言语混乱,睡眠增多,症状波动,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多次就诊于外院,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给予甘露特纳、美金刚、仑卡奈单抗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遂来院就诊。

    入院后,经过认知测评MMSE和MOCA量表测评以及头颅PET-CT和脑脊液检查,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中-重度,术前经过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联合评估,严格筛选生物标志物,制定个性化方案。  

    手术采用“超显微外科技术”,在10-20倍显微镜下精准吻合淋巴管、淋巴结与静脉,清除部分肿大异常的淋巴结。历时4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第二天拆除引流管,第三天出院。患者精神状态和情绪,以及近远期记忆力、认知力和定向力显著改善。通过家属反馈,老人家可以记起子女更多以往的事情,甚至部分孩子的电话号码都能清晰说出来,而且孩子们感觉与老人家的交流更加顺畅了。

    出院前,神经内二科主任王林开玩笑问老人家银行卡密码记得吗?老人哈哈大笑说:“记得!记得!”。看到老人露出开心的笑脸,王林倍感欣慰,希望这项技术能够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属获益。

    专家视点

    新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开辟新路径

    神经外二科主任王林:阿尔茨海默病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据文献统计全球患者超5000万,我国患者近千万,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30%。传统药物仅能延缓症状,无法逆转病理进程。而且,阿尔茨海默病是医疗花费昂贵的疾病之一,患者家庭常因长期照护陷入困境。

    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与脑内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异常沉积密切相关,而脑淋巴系统功能障碍导致毒素清除能力下降是核心机制,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相关科学领域专家的关注。  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在颈部建立淋巴管与静脉的吻合通道,改善脑脊液淋巴引流,降低颅内压力,促进致病蛋白排出,从而延缓甚至逆转病情进展。该技术自2023年起在国内多地开展,已为超数百例患者带来显著改善。
    王林指出,“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新的治疗创新。它从病理机制入手,直击‘脑内毒素淤积’这一核心问题,为中-晚期患者提供了手术干预的可能。”  

    国内多中心数据显示,术后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提升30%-50%,部分患者认知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不仅改善了生活质量,还缓解了家庭与社会压力。术后次日即可恢复活动,住院周期缩短至5-7天。

    尽管手术效果显著,专家仍呼吁公众重视早期筛查,若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干预,结合药物(如仑卡奈单抗)与手术,疗效将更显著。 医院计划联合社区开展免费认知评估,推动“诊断前移”,让更多患者受益。
    王林表示,该例手术的成功,不仅为医院神经外科技术发展注入新动能,更让无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重燃希望。未来,科室将持续探索创新疗法,整合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等相关学科优势,开设“阿尔茨海默病多学科诊疗中心(MDT)”,涵盖早期筛查、精准诊断、手术干预及术后康复全流程,为抗击“记忆杀手”贡献力量!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神经内一科主任邢岩: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多以药物为主,但疗效有限,尤其在中重度患者中,病情进展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此次手术的成功,为外科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从术前评估来看,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通过详细的认知测评、影像学检查以及生物标志物检测,精准筛选出适合手术的患者,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手术过程中,超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确保了淋巴管与静脉的精准吻合,体现了医院在显微外科领域的高超技术水平。

    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显著改善,尤其是记忆力、定向力和情绪的恢复,不仅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也为医学界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成功案例表明,LVA手术有望成为传统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尤其对于药物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患者,可能带来更为显著的临床获益。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LVA手术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其长期疗效和适用范围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病例积累,以明确手术的最佳适应症、优化手术流程,并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此外,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的深度协作模式,也为其他复杂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体而言,航空总医院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医院多学科协作的胜利,更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患者从这一创新技术中获益,也希望这一技术能在更多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完善。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建议意见 法律声明

    健康北京APP

    健康北京公众号
    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6 京公网安备 110402450046号 京ICP备14023817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