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年12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北京协和医院与北京医院2家医院为“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市隆福医院、北京老年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9家医院为“北京市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北京市卫健委将持续推动安宁疗护示范基地建设,以推动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我们将陆续对各安宁疗护试点医院进行报道,今天为大家介绍北京市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北京市海淀医院。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病房工作介绍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病房(以下简称“海医安宁”)成立于2017年3月。在海淀区卫生健康委、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北京市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海医安宁始终秉持着“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末期生命质量”的宗旨,不断实践探索。
截止2020年12月底,病房共收治癌末患者464人次,帮助236位患者安详离世,患者年龄17-99岁,从扎实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此外,海医安宁还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周边高校开展安宁疗护方向的护理、社工、语言、教育等相关课题研究,并与国内外安宁疗护发展相关机构与组织合作,为从业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及学习机
一、发展历程
北京市海淀医院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国家科技自主创新核心区,是北京市海淀区的区域医疗中心和10余家一、二级医疗机构的医联体牵头单位,辖区内居民老龄化程度较高,高知人群和“空巢”家庭集中,医院建立安宁疗护病房,有着坚实的基础和迫切的需求。
海医安宁起源于北京市海淀医院肿瘤血液科,其临床团队自2012年就开始在末期肿瘤患者的安宁缓和照护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主任医师秦苑曾多次赴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英国的相关专业机构学习安宁缓和疗护(Palliative Care)理念和技能。
从2014年中开始,肿瘤血液科医护每周都在科内进行常规缓和医疗理念及技能培训,“四全照顾”工作模式已经深入医护人心。并与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合作,向大众宣传“我的五个愿望”和“尊严死”理念。
北京市海淀医院于2016年底向北京卫计委递交了《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临终关怀病房试点方案》申请,获准后,安宁病房于2017年3月6日开始收治患者。
海淀医院张福春院长亲自负责创建安宁疗护试点病房的院级总协调工作,将病房设置为公益科室,实行独立核算。
2017年3月
海医安宁正式成立
获批成为北京市首批临终关怀试点单位
2017年10月
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
常规为遗属提供哀伤陪伴
2018年10月
成立海医安宁志愿者服务及培训平台
2019年2月
成立海医安宁临床个案小组
2019年8月
获批成为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
2020年12月
获批成为北京市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
2021年2月
获批成为北京市医务社会工作单位——安宁社工试点
海医安宁虽然刚走过短短4年的历程,但已经初步发展成为兼顾临床、科研、教学和社会宣传于一体的海淀区安宁示范中心。2021年,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海医安宁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建立独立的安宁缓和病区。
二、临床工作
海医安宁病房成立迄今,6张病床几乎一直满负荷运行。
海医安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医患共同决策。为实现“生死两相安”的善终,多学科团队从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层面共同支持患者家庭,提供个体化疗护,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和家属的哀伤。
01团队成员
海医安宁的多学科团队目前包括医师2人、护士4人、护理员2人、个案团队成员10人、志愿者300余人。
海医安宁个案小组成立于2019年2月,目前由7位兼职社工和3名兼职心理师组成。他们主要的工作任务是进行患者/家属心理、社会、灵性问题评估,确定服务方案并持续跟进、记录,以专业的背景及工作流程帮助患者家庭与医护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给患者和家属提供有效的支持。
02病区环境
海医安宁共设有2间3人病房,1间告别室,1间多功能晤谈室。
△病区环境
03病房工作流程
患者入院后,安宁团队始终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持续的症状控制、舒适护理、社会支持、心理疏导和灵性关怀。
1)入院前晤谈:癌症末期患者家属通过安宁疗护门诊咨询晤谈,对于已经不再有抗癌治疗措施但伴有严重痛苦症状、选择接受安宁理念的患者及家属签署《安宁疗护病房入院同意书》及《放弃临终抢救同意书》;
2)入院评估:医护在接诊过程中首先进行多系统症状筛查、生存期、体能状态、痛苦程度和家庭状况等系统评估;
3)症状控制及社会、心理和灵性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症状控制,通过医疗技术减轻和缓解患者身体的痛苦。社工和心理师同时记录患者家庭的社会、心理和灵性状况、提供专业支持;
4)家庭会议:团队成员通过同理式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与期待并汇总记录,入院2-3个工作日后,团队以家庭会议的形式,带领家属了解患者自己的选择与偏好,完成共同决策,制定照护方案;
5)居家支持:对于有出院机会的患者,2019年开始联合商业护理公司探索连续居家支持方式,为有意愿的患者家庭提供帮助;
6)临终照护:按照照护方案提供医疗支持,提供专业的社会性、心理性支持,指导家属做临终护理和后事准备,帮助患者及家庭平稳度过临终阶段,实现善终;
7)遗属哀伤关怀:患者在病房离世后,继续为遗属提供定期电话随访以及为期一年的哀伤小组关怀。
04院内安宁联合照护及院外连续照护探索
海医安宁在不断改进病房工作机制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探索病房-会诊-居家-社区的多级联动模式。
院内,海医安宁通过为其他科室的医护培训安宁疗护理念与技能,成立安宁共同照护小组,尝试使本院其他科室的临终病人,通过多学科会诊和联合照护的方式,也能得到整体照顾,实现善终。
院外,在海淀区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探索与海淀区内愿意开展安宁疗护工作的其他卫生机构联合,成立安宁疗护联盟,通过定期举办理论技能培训和病例会诊的方式,逐步培养建立社区和居家安宁团队,最终完善区域安宁三级双向转诊体系建设。同时,海医安宁还与青松康复护理集团联合,探索患者出院后居家的连续性医疗照护途径。
△蓟门里社区服务
三、学术研究及教学培训
海医安宁以扎实的安宁临床工作为支撑,广泛开展学术研究及教学培训工作。
01学术活动
每年参与海内外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及培训数十次。
△2019年国际哀伤大会安宁疗护分论坛家庭会议工作坊
02课题研究合作
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团队联合,推动国内安宁疗护相关课题研究。
03临床见习及培训
海医安宁已经是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安宁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中英联合“全民生命末期品质照护(QELCA)”培训临床见习基地、北京协和医学院“舒缓医疗研究生课程”临床见习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工系临床医疗社工实习基地,还承担了北京市各级安宁临床医疗和养老机构从业者的部分培训任务。
截止2020年底,共接收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医生进修4人、护士进修7人、博士实习1人、硕士实习7人、安宁专科护士临床实习26人。
△安宁专科护士临床实习
四、志愿者团队
“海医安宁志愿者服务及培训平台”(以下简称志愿者平台)自成立以来,扎根于海医安宁,探索出了一套有效、高效、互益的工作机制,志愿者们与医护、患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患者得到真正的帮助,志愿者也从服务中探索生命的议题,获得自我成长。海医安宁也是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七彩叶缓和医疗志愿者”培训平台的临床培训和服务基地。
目前每周二、周六下午,都有病房志愿者服务,内容包括洗头、理发、座谈、放电影、打牌、按摩,服务结束后分享感受。截止2020年9月15日,共服务病人1144人次。
△志愿者病房服务
2020年,志愿者平台还举办线上、线下志愿者培训、生命教育讲座、志愿者读书会等百余场。
五、安宁宣传理念
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将面临或正在面临着生死的难题,但是否愿意选择入住或是把家人送到安宁病房,与人们的观念息息相关。海医安宁病房重视对宣传工作的开展,包括安宁疗护与生命教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在安宁疗护知识普及方面,海医安宁病房长期以宣传栏、宣传册、液晶屏、北京市海淀医院网站、“海医安宁”公众号为媒介向大众宣传安宁疗护理念及有关知识,还自行编写了《安宁缓和医疗介绍》、《晚秋彩虹手记》、《善别手册》等宣传材料摆放于安宁病房公共走廊,设计精良、可读性强。
△宣传手册
△公众号
在生命教育的普及与宣传方面,海医安宁联合“海医安宁志愿者服务平台”共同承办了“死亡咖啡馆”系列活动,不定期举办沙龙活动,邀请嘉宾进行线上讲座等,邀请公众参与,围绕“生命与死亡”的话题进行分享与互动,向大众普及宣传生命教育。
海医安宁病房自运行后,还先后接受过CCTV新闻直播间、CCTV焦点访谈栏目组、《中国卫生人才》杂志、《中国社会保障》杂志、CCTV新闻调查栏目组、环球时报英文频道、《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看理想等20余家媒体采访,社会反响极佳。
△病人家属赠送
与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末期病人通常的住院状态不同,海医安宁呈现出的平和的氛围、医护们有温度的工作状态、和谐的医患关系,正如安宁病房的名字一样,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自然的安定和宁静。
2021年,海医安宁将扩大病房规模,秉承“专业、温暖,尊重生命”的科训,继续为更多的末期患者提供更好的照护。
秦苑,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病房主任
秉承海医安宁的科训——“专业、温暖,尊重生命”,为更多的末期患者家庭提供更有品质的照护,实现“生死两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