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求救:“一名昏迷患者需要急救。”调度员立即询问现场地址并派出距离现场最近的急救车组。
随后,调度员继续与现场呼叫者保持通话,并快速进行初步病情判断,此时患者已无意识、无呼吸,有发生呕吐物窒息的可能。调度员立即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请您将患者移到坚硬的平面上,头偏向一侧,一个人清理患者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另一个人跪在患者身旁,解开衣物,用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她胸骨与两乳头连线的交点上,另一只手掌根叠加在前掌上,双臂伸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至少要5厘米,请您跟着我的口令频率做按压,1、2、3、4,1、2、3、4……”调度员仔细倾听着电话那端进行急救操作的声音,并及时给予纠正。“大夫,我妈有反应了,手动了!”电话那端传来家属激动的呼喊。“停止按压,看看患者有没有呼吸……”
此时,石景山分中心于化龙急救车组接到指令后迅速赶赴现场。途中,医生联系家属询问病情,并嘱咐车组人员准备好抢救仪器设备及药品。抵达现场后,车组医生快速为患者进行查体、问诊、做心电图等,护士清理患者口鼻腔分泌物,为其测量血氧饱和度、血压、血糖并建立静脉通路。经过现场初步救治后,车组人员将患者平稳转移到救护车上。随后,急救人员给予患者吸氧、监护,持续观察病情,并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同时立即联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车组人员有条不紊、协同配合急救工作,快速平安将患者送到医院进一步抢救。
当意外发生时,公众在“第一时间”对现场急危重伤病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和急救,是构建急救生存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面对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只有短短的4-6分钟,如果患者身边的“第一目击者”成为“第一反应人”,开展及时、科学、有效的现场急救,将会大幅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北京120提醒您,若发现身边有人倒地,请快速识别意识和呼吸,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听从急救人员指导,尽可能开展现场急救,为生命打通急救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