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語
FRANÇAIS
ENGLISH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用户中心  无障碍
北京政务服务网
智能问答
首都之窗
搜本网 一网通查
首都之窗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误区盘点,这些真相您了解吗?
  • 发布日期:2025-03-12
  •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因其症状隐匿、进展缓慢,常被称为“视力的小偷”。关于青光眼的传言众多,真假难辨,这不仅误导了公众,也增加了患者判断病情和选择治疗的难度。因此,正确认识青光眼的症状,远离认知误区,对于早期发现青光眼至关重要。

    误区一:青光眼可以治愈

    青光眼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被彻底治愈。然而,通过科学的治疗手段(如药物、激光或手术等),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延缓视神经损伤的进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和长期管理,青光眼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复查,监测眼压变化和视神经健康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虽然青光眼无法根治,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规范的管理,患者完全可以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面对青光眼,我们既要正视其不可逆性,也要树立信心,科学应对,避免因误解而延误治疗时机。

    误区二:年轻人不得青光眼

    许多人认为青光眼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实际上,青光眼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并非仅限于老年人。青光眼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一些类型(如先天性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等)更容易在年轻人中发病。有青光眼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中有青光眼患者,其患病风险会显著高于一般人群)、高度近视、眼部外伤、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等,都是青光眼高危因素。因此,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青光眼的防治需要全年龄段的关注,而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

    误区三:视力好就不会患青光眼

    青光眼的主要特征是视神经损伤,导致视盘凹陷和视野缺损。在疾病早期,患者的中心视力可能完全不受影响,因此很难察觉到异常,它会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视野,直到病情进展到中晚期才被发现。

    随着视神经损伤的加重,部分患者的中心视力可能仍然保持正常,但他们能感知到的空间范围已经明显缩小。例如:走路时容易撞到旁边的物体,开车时看不到两侧的车辆等。

    因此,仅凭视力好坏来判断是否患有青光眼是不科学的。定期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尤其是眼压测量、视神经检查和视野检查,才是早期发现青光眼的关键。

    误区四:青光眼是器质性疾病,与心情无关

    青光眼本质上器质性疾病,但情绪、心理状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情绪波动,如暴怒、大悲,焦虑或长期压力,可能导致眼压短暂升高,从而加重病情。中医将七情所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与“五风内障”(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多种青光眼类型)联系起来,认为情志不畅是诱发或加重青光眼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光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心理调节,尽量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并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眼压,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青光眼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情;年轻人也可能患上青光眼,尤其是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视力好并不代表没有青光眼,定期眼科检查至关重要;情绪和心理状态对青光眼的影响不容忽视,保持乐观和规律的生活有助于疾病管理。通过科学的认知和积极的身心管理,青光眼患者可以更好地保护视力,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青光眼,远离误区,守护眼健康!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建议意见 法律声明

    健康北京APP

    健康北京公众号
    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6 京公网安备 110402450046号 京ICP备14023817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