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語
FRANÇAIS
ENGLISH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用户中心  无障碍
北京政务服务网
智能问答
首都之窗
搜本网 一网通查
首都之窗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为什么磁共振检查时间那么长?
  • 发布日期:2025-03-14
  •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磁共振(MRI)检查,凭借其卓越的软组织成像能力,已成为观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优选方法。然而,许多患者在接受检查时都会疑惑:为何这项检查如此耗时?

    磁共振检查的流程复杂且精细。首先,医生需根据患者的预扫描图像,精准调整检查床位置,确保病变部位位于扫描中心。接着,医生会根据检查部位和病变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扫描序列。这些序列如同不同的“配方”,旨在捕捉不同组织结构的细微差异。

    梯度定位是检查的核心环节。在这一步骤中,磁共振机会在扫描区域产生一个额外的磁场,使体内氢原子自旋能级发生分裂,为后续激发做好准备。随后,磁共振机会发射射频信号,激发氢原子,使其跃迁到高能级。当氢原子从激发态恢复时,会释放能量,这些能量被覆盖在患者身体上的线圈接收,并转换为模拟信号。

    这些模拟信号会经过进一步处理,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至电脑。医生便能在电脑上看到清晰的影像学图像。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医生还需对图像进行后处理,通过优化和加工,更快速地获取患者信息,从而做出准确诊断。

    磁共振检查耗时较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成像序列多,每个部位需进行多个序列扫描;二是患者配合度要求高,需保持静止以免影响图像质量。尽管耗时,但磁共振检查的卓越成像能力和高敏感性使其成为许多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磁共振检查的流程及其耗时原因,从而在面对这项检查时更加从容和配合。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建议意见 法律声明

    健康北京APP

    健康北京公众号
    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6 京公网安备 110402450046号 京ICP备14023817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