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語
FRANÇAIS
ENGLISH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用户中心  无障碍
北京政务服务网
智能问答
首都之窗
搜本网 一网通查
首都之窗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睛”彩节气】惊蛰风邪盛,护眼正当时
  • 发布日期:2025-03-05
  •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惊蛰,是农历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然而,这个充满生机的时节,却也是一些眼科疾病容易发作的时候。中医理论认为,惊蛰时节人体的阳气开始升发,但与此同时,一些潜伏的“病邪”也可能随之苏醒,其中就包括影响眼睛健康的因素。

    惊蛰与眼科疾病的关系

    惊蛰时节,阳气上升,肝气也随之旺盛,若肝气过旺或疏泄不畅,易致眼部疾患。惊蛰后,风邪盛行,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易侵袭人体,尤其是头部和眼睛,可能引发眼痒、流泪、红肿等症状。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惊蛰节气需要警惕的几种常见眼科疾病。

    1、结膜炎:惊蛰时节,气温逐渐回升,细菌病毒繁殖加快。容易通过手眼接触传播,继而引发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睛发红、肿胀、瘙痒、流泪等症状。

    2、干眼:春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地降低,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眼睛干涩不适,引发或加重干眼症状,如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等。

    3、青光眼:春季阳气生发,人体气血运行加快,眼内房水的生成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若房水循环不畅,可能导致眼压升高,增加青光眼发作的风险。

    惊蛰时节话护眼,中医外治来支招

    1.耳穴压丸: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部相关的穴位,使穴位能长时间得到刺激,调节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缓解眼部不适症状。

    2.耳尖放血:广泛应用于头面部及全身其他部位的热性疾病中,用针刺破耳尖穴挤出适量血液,达到清热泻火、明目消肿的目的。

    3.揿针:用胶布贴在眼周的穴位上,针刺入穴位皮下,通过长时间且较弱的刺激,调整眼部气血经络,以缓解眼部不适。

    小贴士:以上方法存在一定危险性,建议在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下操作。

    用眼小贴士

    1、防风护眼:外出时可佩戴防风眼镜或太阳镜,避免风沙、灰尘等刺激眼睛。尽量减少在风大、干燥的环境中长时间活动。

    2、保持眼部湿润:可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

    3、饮食调理: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等,有助于保护眼睛。

    4、科学用眼: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可遵循“20-20-20”法则用眼,即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的物体20秒。

    5、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确保每天7-8小时睡眠,有助于肝血滋养眼睛。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建议意见 法律声明

    健康北京APP

    健康北京公众号
    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76 京公网安备 110402450046号 京ICP备14023817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