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疾病知识
血透患者必看!教您如何做好静脉内瘘自我监测与维护
  • 发布日期:2025-06-04
  •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对于血透患者而言,动静脉内瘘堪称“生命线”,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透析质量与生命安全。以下是介绍内瘘的自我检测方法及日常维护要点,助您在家也能守护血管健康。

    一分钟自测:快速判断内瘘是否通畅

    每天晨起和睡前,可通过“视、触、听、举”四步法检查内瘘状态:

    视:观察内瘘血管是否充盈、饱满且有弹性,造瘘侧肢体有无肿胀、瘀斑、破溃或皮疹。若血管瘪陷或皮肤出现异常,需警惕。

    触:用手指轻触内瘘血管及造口处,正常情况下能感受到轻微震颤。若震颤减弱或消失,可能是血栓形成的信号。

    听:将造瘘侧肢体贴近耳边,可听到血液流动的“呼呼”声(血管杂音)。若杂音变弱或消失,需及时就医。

    举臂试验:缓慢抬高内瘘侧肢体,观察血管是否迅速塌陷;再缓慢放下肢体,看血管能否快速充盈。正常情况下,血管应随肢体动作灵活变化。

    日常守护:避开“六不”原则

    保护内瘘需牢记六个“不”:

    不提重物:避免造瘘侧肢体负重过大(如拎超过5公斤的物品),防止血管受压破裂。

    不压迫肢体:睡觉时避免侧卧压迫瘘侧手臂,建议平躺或让瘘侧肢体自然放于身体一侧。

    不佩戴饰品:不在瘘侧肢体佩戴手表、手链等饰品,以免勒紧血管影响血流。

    不穿刺采血:严禁在瘘侧肢体进行抽血、输液、测血压等操作,避免损伤血管。

    科学养护:做到三个“合理”

    合理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血液黏稠度升高。多吃新鲜蔬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

    合理使用内瘘:透析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生水,防止穿刺点感染。平时可做握力球锻炼(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促进血管弹性。

    合理使用护腕:选择透气、宽松的护腕,避免过紧压迫血管,可在透析穿刺后使用护腕轻压止血,但需注意定时放松。

    紧急情况:立即就医莫拖延

    若发现内瘘处疼痛、出血不止、局部红肿发热或震颤完全消失,需立即前往医院,切勿拖延!内瘘血栓黄金救治时间窗极短,及时处理可最大程度挽救内瘘功能。

    守护内瘘,从细节做起。每日坚持自我监测,养成科学养护习惯,才能让这条“生命线”长久畅通,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