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疾病知识
【杨柳科普】乙肝病毒感染误区识别
  • 发布日期:2025-06-03
  •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乙肝病毒,是一个微小的“旅行家”。它热爱冒险,喜欢搭乘各种“液体快车”在人类世界中穿梭。今天,我们来澄清一些关于它的“谣言”,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乙肝病毒!

    误区一:乙肝病毒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真相:虽然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但它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通广大”。日常生活中的拥抱、亲吻、共用餐具、共用办公用品等行为,都不会传染。除非这些物品上沾有新鲜的血液或体液,并且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否则它根本无法“入侵”。

    误区二: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一定会被传染!

    真相: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并不等于一定会被传染。只要做好预防措施,比如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就可以有效地阻断它的传播途径。

    误区三:乙肝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真相: 这个谣言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它可不是呼吸道病毒,无法通过空气传播。除非你近距离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并且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否则它根本无法“飞”到你身上。

    误区四: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真相:这个谣言也很无奈!它虽然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但蚊虫并不会让它“搭便车”。因为蚊虫叮咬时,只会将唾液注入人体,而不会将之前叮咬过的人的血液注入。

    误区五: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结婚生子!

    真相:乙肝病毒携带者当然可以结婚生子!只要患者接受正规而及时的治疗,并且女性患者孕期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传染给下一代。

    如何阻止乙肝病毒的“冒险”?

    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让病毒无法“入侵”。

    安全注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共用针头。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地阻止它通过性途径传播。

    避免血液接触: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趣味小知识:

    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可以存活至少7天。

    乙肝病毒感染者并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很多人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破解关于乙肝病毒传播的误区,科学预防,远离“肝”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