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在科主任吴旸教授带领下,心律失常团队为一名窦性停搏患者成功植入Micra AV无导线双腔起搏器。此次成功实施Micra AV无导线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是东方医院的首例,也是北京市中医系统无导线双腔起搏的第一例。
无导线起搏是近年来诞生的新技术,体现了“微创”技术发展的趋势。Micra AV无导线双腔起搏器的A和V分别代表心房和心室,可以实现房室传导,更好地模拟心脏的生理传导功能。Micra AV的体积相比传统起搏器体积减小了93%,重量仅2g左右,胶囊大小的Micra AV整合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起搏技术元件,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主要包括两点,1、植入路径仅需经皮穿刺股静脉,借助超声引导可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可以完全避免传统起搏器植入过程中误穿锁骨下动脉或气胸等并发症;2、无需制作囊袋,手术创伤明显减少,也无需连接导线,可以完全避免囊袋、导线相关的所有并发症。Micra AV通过股静脉植入心室,患者皮肤无切开痕迹,也不会产生因囊袋、电极导线带来的各种不适感,可明显减轻患者由器械植入带来的心理负担。
此次植入的是一位65岁女性患者,多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控制。近一个月来心慌症状频繁发作,同时伴有眼前黑蒙,甚至出现一过性晕厥。查心电图显示阵发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在心内科CCU住院期间持续心电监护捕捉到窦性停搏,停搏时间长达4.7秒,伴有意识丧失,病情危重,急诊放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完善检查并全面评估并讨论后认为,有植入起搏器指征。另外,该患者为体育运动爱好者,对上肢自由活动有强烈要求,希望减少手术对运动的影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选择Micra AV无导线双腔起搏器,在满足起搏的基础上,既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感染风险,也可避免放置传统起搏器的囊袋影响上肢活动。
Micra AV无导线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右股静脉,植入8F鞘,经鞘管行静脉造影,造影显示静脉入路良好,经鞘管送入猪尾导管至右心室并行右室造影。交换加硬导丝至上腔静脉,沿加硬导丝依次11F及18F鞘管扩张血管后,送27F传送鞘管至右房中部,沿鞘管送入起搏器递送系统至右心室,顺钟向旋转鞘管并前推递送系统,顶紧至右室间隔并造影证实与间隔接触良好,解锁拴绳,取出拴绳手柄,再次顶紧递送系统使尾端弯曲成鹅颈状,释放Micra AV,牵拉试验证实固定小翼固定良好,测试参数达到理想状态,剪断并移出拴绳,撤出递送系统及鞘管,局部皮肤八字缝合并加压包扎,手术成功。整个手术1小时内完成,患者无不适,生命体征平稳,送返病房。
胡继强主任说,该患者症状性窦性停搏,平时窦性频率正常,预期起搏比例低,加上患者有更高生活质量需求,micra AV是最佳选择。Micra AV无导线双腔起搏器在功能方面兼有心房、心室感知与心室起搏功能,能兼容3.0T的核磁共振,电池续航能力强,预期寿命超过12年。手术植入过程时间短,无切口,无囊袋,无电极,术后恢复快,两天内即可恢复日常活动,能为一部分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心血管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临床药理基地,拥有国内外知名中西医心血管专家和人才梯队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心律失常团队可熟练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CRT,ICD等技术以及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等诊疗项目,为众多各类型心律失常患者解除病痛,并且建立了长期随访机制。
科室立足中医,以“气血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取得良好疗效,并形成了各自的专科特色。开展冠状动脉造影+PTCA+支架植入术,临时、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等诊疗项目,是北京市通过卫生部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准入资格的中医心血管内科,同时是卫生部具备介入治疗技术帮扶资格的科室之一。建立了心脏重症抢救系统,常年保持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形成住院患者接诊-诊断-治疗-出院-随访的临床诊疗路径。心血管科以大医精诚、救死扶伤、患者至上为宗旨,以精益求精、诚信为本、弘扬国粹、发展创新为理念,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