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务公开>通知公告
关于对第七届首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公示
  • 发布日期:2019-11-13
  •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根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安排,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首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2019年10月正式启动。根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第七届首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方案>的通知》规定的评选标准、评选程序和相关要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拟推荐10名候选人,特将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公示。

      公示时间:2019年11月13日(星期三)至11月19日(星期二)。

      公示期间,对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来信、来电反映。为便于调查核实,书面反映材料请署真实姓名,邮寄地址:西城区枣林前街70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群工作处或纪检监察组,邮政编码:100053。

      联系电话:党群工作处83970704;纪检监察组83970586。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

                                                                                           2019年11月13日

     

     

      第七届首都道德模范推荐候选人简要事迹

          一、敬业奉献类(8人)

          1.刘云军简要事迹

      刘云军,男,1971年12月出生,北京西城区广外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2016年7月,刘云军在顺利完成医疗援疆工作后,主动请缨参加为期3年的医疗援青工作,带领来自西城区的医疗专家团队奔赴青海玉树。他不顾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损伤,培养101名技术骨干,成立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监护中心等14个新学科,开展了168项新技术新业务,并带领医院顺利通过三级医院评审,成为玉树第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并创造了藏区早产极低体重三胞胎存活的历史!3年间,玉树州人民医院出院人数增长了85.64%,门急诊人次增长了61.05%, 0—1岁住院患儿死亡率由13.59%下降到2.3%。他还积极联系社会慈善机构,帮扶资助500多名患者,大大减轻了藏族同胞的医疗负担。  

      刘云军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最美青海人” 、青海省十佳杰出医院院长、首都劳动奖章、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中国优秀扶贫“最美人物”、“中国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2.王克荣简要事迹

      王克荣,女,1963年7月出生,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办公室主任、护士长。

      王克荣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35年,护理过27种传染病患者5万多人,她被喻为“艾滋病患者的知心大姐”,手机中存储着1000多位艾滋病患者的电话号码,24小时开机,随时解答、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成了艾滋病患者的求助热线;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理支持监测—心理情感支持—社区关怀管理”的艾滋病门诊护理模式,受到世卫组织及我国疾控专家的认可推广;她的足迹遍及中国20余个省、市和自治区,培训艾滋病基层护理人员万余人,防艾宣讲80余场,受众近20000人,在艾滋病护理和人文关怀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当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并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王克荣曾荣获“贝利•马丁奖”、“南丁格尔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好人”、“中国好护士”、“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榜样”等荣誉称号。

          3.华扬简要事迹

      华扬,女,1960年8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华扬被称为“中国血管超声第一人”,为中国血管超声技术发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创立了规范化的脑、颈血管超声诊断模式并全国推广,打造了血管超声界诊断的“金标准”,大大提高脑、颈血管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华扬1998年接受肾移植手术,术后3个月重返岗位,20年来超负荷全勤在临床一线。她积极参与国家脑卒中防治,到全国300余家医院普及血管超声技术。她从医30多年忘我奉献,对患者倾尽全力,赢得了广泛尊重,201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华扬曾荣获“首都劳动奖章”、“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北京榜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

          4.麻柔简要事迹

      麻柔,男,1945年7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从医40余载,他坚持“志道,养徳,精艺”的座右铭,致力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攻克血液病疑难杂症。以青黄散联合补肾健脾中药及雄激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有效率可达到70%-80%,这在国内外都是突出的;自拟“参桂益气温阳汤”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当归四逆汤为基本方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收获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血液病不用愁,西苑医院找麻柔”的俗语概括了血液病患者对麻柔的信任。

      麻柔曽荣获“中国好医生”、“郭春园式好医生”、“优秀共产党员”、“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

          5.李秀娥简要事迹

      李秀娥,女,1965年12月出生,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生导师。

      从事护理工作34年,先后发表论文70篇、承担科研项目10项、获专利1项、编写书籍20部。作为全国口腔护理的领路人之一,她亲自赴境外学习并率先在国内开展四手操作技能培训,推动四手操作技术在全国范围的应用和规范。同时她积极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合作,推动口腔护理教育发展,逐渐改善我国口腔护理教育的薄弱局面。她还带领全国口腔护理专家积极调研并界定我国口腔护理的执业范畴,起草行业技术操作规范,组织编写口腔护理专著等,为我国口腔护理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秀娥曾荣获“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中国好人”、“中国好护士”、“北京榜样”、“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青岛市“十大优质服务状元”等荣誉称号。

           6.邱玲简要事迹

      邱玲,女,1973年4月出生,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研究员。

      2015年7月底,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号角吹响。作为科室副主任,邱玲认为自己有责任在这项工作的起始阶段做好调研、奠定开端,于是主动报名援藏。她带领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填补了3项空白——帮助西藏首个“基因扩增检测实验室”通过验收,在全世界海拔最高西藏地区建立首个ISO15189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建立了全国最后一个省级临床检验中心。通过“师带徒”,她探索建立综合培训体系,提升受援科室综合能力;她3次组织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全藏区 400 余名检验人员,150 余人获得国家认可的ISO15189 内审员证,100多家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提升了医疗质量。任务结束三年多,她4次返藏,组织、参与各类培训,在微信、电话中不断解答藏区同行的问题,促进了自治区临床检验水平整体提升,为“大病不出藏”贡献了力量。

      邱玲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国好医生”、中央电视台最美医生(团队)、西藏自治区优秀援藏干部等荣誉称号。

           7.卢海简要事迹

      卢海,男,1967年8月出生,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并引领了白内障及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技术,使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两次手术一次完成,从而使得同时合并白内障及视网膜疾病的患者减少了手术次数,手术效果更好,视力恢复更早。

      他潜心研究儿童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开展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手术治疗,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遗传性儿童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基因筛查等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形成明显的新学科特色,专业影响辐射至全国,极大推动了我国小儿眼底病的治疗水平。

      从2007年起,他已连续13年除夕夜坚守岗位,指导烟花爆竹伤整体救治工作,被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并受到市领导的赞扬。

          卢海曾荣获首都劳动奖章、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优秀中青年医师、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中国好人、北京榜样等荣誉称号。

           8.王全意简要事迹

      王全意,男,1970年4月出生,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长。

      他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20年,始终奋斗在传染病预防的第一线。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他冒着生命危险去传染病医院开展重点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他建立并完善了北京市传染病预警监测体系,建立北京市新发输入性传染病检测平台,成功应对了H5N1禽流感、H7N9禽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新发传染病疫情;他带领团队与地坛医院专家一起发现了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及我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他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主编专著3部,先后获得以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

      王全意曾荣获“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中国医师协会第五届中国医师奖”、“健康奥运 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动”优秀工作者、“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二、助人为乐类(1人)

      张伟东简要事迹

      张伟东,男,1969年10月生,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供血科科长。

      在部队,他心系官兵健康,争做钻研业务的有心人,被特种兵们亲切的称赞为“史上最好的军医”。转业后,他保持党员本色,当好创新管理的实践者,以“临床和患者用血需求”为导向,潜心研究北京市供血特点,推行了多项为临床提升供血服务的新举措。坚持倡导者先行,争当无偿献血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率先垂范无偿献血。10年间累计捐献血液13400毫升,超过他体内血液总量的2倍。张伟东身边的许多朋友也在他爱心善举感召、激励和带动下,加入到无偿献血爱心队伍,成为了固定献血者。

      张伟东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首都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三、孝老爱亲类(1人)

      李静简要事迹

      李静,女,1973年5月出生,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残联霍屯村专职委员、村民。

      她4岁时因车祸落下肢体残疾。1999年母亲因尿毒症晚期病情恶化瘫痪在床,从那时起李静便专心在家照顾瘫痪母亲。经过6年多的悉心照料,母亲在最后的人生中得以安详离去。2018年父亲患上突发脑梗,这让身体一向硬朗的父亲进了ICU抢救,在溶栓手术后,父亲的病情却未有好转,连说话的能力都没有,完全就像一个“植物人”。由于ICU病房必须要留有家属照顾,李静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担,连着一个多月寸步不离的陪在父亲身边,吃在医院住在医院,父亲吃了她再吃,父亲睡了她再睡。晚上睡觉就躺在一个活动床上,离地面就5厘米高,一下就是连着40多天。在李静的日夜陪伴下,父亲半年后病情好转,能够说话、走路,恢复得不错。李静克服了健全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毫无怨言地悉心照料父母。

      李静曾荣获通州区潞城镇霍屯村“五好家庭”、“幸福家庭”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