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十周年。北京市卫健委今天(5月26日)发布,十年来,北京市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下降了4.2%,成人戒烟率增长近1倍。下一步,本市将把控烟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教学当中。
禁止吸烟的标识/源自网络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本市开展了第六次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北京市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为19.2%,室内工作场所二手烟暴露率为16.7%,比十年前分别下降了4.2%和50%多。十年来,成人戒烟率增长近1倍。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爱卫处处长汤伟民介绍,公共交通工具二手烟暴露率由3.9%下降至1.5%。家庭二手烟暴露率为22.9%,较2014年的39.8%下降了16.9个百分点。2025年,在所有曾经和现在吸烟的15岁以上成人中,28.3%的人处于戒烟状态,较2014年的14.9%增加近一倍。现在吸烟的人中,计划12个月内戒烟的人占比为15.4%,较2014年的11.6%提高近4个百分点。
吸烟有害健康的海报/源自网络
2015年6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条例》实施10年来,有效降低了人群因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的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课题组长、研究员万霞介绍,与《条例》实施之前相比,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率平均每年下降2.6%,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率每年下降8.8%。控烟法规的实施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健康保护显效更迅速。2015年《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在一周内,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率立即下降了5.6%,慢阻肺病住院率立即下降了34.7%;两家儿童医院的儿童哮喘住院病例立即下降了30.7%。
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来自朝阳医院官网
尼古丁依赖本质上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仅凭意志力戒烟的成功率只有3%到5%。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心理行为干预”的联合方案是最佳戒烟策略。以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为例,门诊3个月戒烟成功率达50%左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烟草依赖治疗研究室主任梁立荣介绍,针对烟草依赖、烟难戒的本质,从生理上缓解戒断反应,从心理上摆脱心理依赖,同时针对高度成瘾性高复发的特点,在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等关键节点,通过电话或门诊对患者进行全程随访管理,提供持续的戒烟咨询和行为支持。“《条例》实施前,我们半天门诊量仅有5-7人次;而如今,已翻倍至10-15人次,年门诊量更是稳定在1500人次以上。”
共创无烟校园/源自网络
今年起,本市将把控烟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当中,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把戒烟服务延伸到市民的“家门口”。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爱卫处处长汤伟民表示,今后,他们也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更多的戒烟门诊。今年4月1日,控烟执法工作回归到北京市各区的卫生健康部门,也会从执法监管力度上面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共同维护无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