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卫健委了解到,本市妇女儿童健康保障再上新高度。关爱妇女健康,推进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开展托幼机构营养健康食堂创建,强化儿童膳食管理。
本市创新开展流产前、流产后、产后“三关爱”服务,保护女性生育力。加强妇女两癌综合防治,推动覆盖人群由户籍人口扩大至常住人口,免费筛查28万余人次,早诊率分别保持在98%和80%以上,治疗率接近100%。依托“京通”小程序实现两癌在线预约、个案登记、结果推送、在线随访及健康教育一条龙服务“掌上办”。在通州等6区开展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工作基础上,将为2025年新入学的初一在校女生免费自愿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纳入民生实事项目。针对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的子宫内膜癌,率先探索筛查策略。实施更年期“舒心行动”,关注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推广适宜技术应用,疼痛、睡眠、骨骼和情绪健康感受“四改善”。
在传播健康知识,促进妇幼健康科普宣传方面,本市开展托幼机构营养健康食堂创建,强化儿童膳食管理。扩大儿童运动门诊建设试点范围,推广儿童运动处方,强化儿童运动评估与科学指导。推广应用《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指南》,强化喂养行为及营养状况评价,减少超重和肥胖等发生。增加儿童眼保健服务供给,推进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开展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聚焦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心理异常、龋齿等主要健康问题,加强部门配合,开展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促进儿童主要健康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全程管理。
聚焦青少年生长发育、视力保健、口腔保健、心理健康、生殖健康,以全市优质资源为支撑,构建17家妇幼保健机构青少年保健服务转诊网络。标化青少年健康科普核心内容,推广定制化科普课程。开展“加速消除宫颈癌北京行”活动,加强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健康教育,标化宫颈癌诊治流程,探索建立疫苗接种、筛查、诊治相衔接的三级综合防治模式。制定标准,重新遴选两癌筛查诊断机构,优化服务网络。严格两癌筛查机构质量控制,提升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工作质量。聚焦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的子宫内膜癌,开展适龄妇女子宫内膜癌筛查诊断试点工作。在更年期专家工作室及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推广更年期“一日门诊”及睡眠障碍、骨质疏松、疼痛、情绪障碍适宜技术应用。开展更年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暖心”服务,提供科学功能评估与治疗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