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动态>基层动态
查癌神器PET/CT——让淋巴瘤“原形毕露”
  • 发布日期:2024-12-20
  •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近日,79岁的王大爷因直肠癌术后恢复期,再次来到潞河医院门诊进行常规复查,做胸CT检查发现颈部、肺内多处“肿物”。为了评估全身情况,寻找颈部、肺内“肿物”原因,接诊医生建议他进行PET/CT全身代谢显像。王大爷来到核医学科,护士给他测量空腹血糖,血糖合格后,护士为他注射了显像药物。平静等待一小时后,王大爷躺在检查床上,进行了全身图像采集,整个图像采集过程共15分钟。

    核医学科郑立春主任组织科内医师阅片,PET/CT检查结果发现王大爷全身多发代谢增高病变,这些都是异常的病灶。除了胸CT提及的颈部、肺内“肿物”,PET/CT还发现了淋巴结、胸膜、胰腺、脾、肾、骨髓的病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病灶在CT影像上并没有表现出异常密度的改变,仅仅表现为代谢的增高,综合考虑王大爷身上的这些异常病灶,可能并不是直肠癌的转移病灶,而是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恶性淋巴瘤。随后,王大爷进行了支气管镜下肺内肿物穿刺活检,数天后,穿刺病理结果提示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型)。

    PET/CT作为一种全身性、无创的检查方法,一次检查就能发现全身异常病灶。通过核医学科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给出明确诊断、并协助临床进行疾病分期,为王大爷后续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

    PET/CT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之一,是PET功能显像和CT解剖显像相结合的显像技术,被誉为“人体雷达”、医学界疾病探查的福尔摩斯,一次检查就能够显示全身异常病灶,并能发现器官组织的早期和细微病变,让肿瘤无处遁形,在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的分期中显示出很高的准确性,尤其是对CT上无或有轻微解剖异常的淋巴瘤累及(如正常大小淋巴结、骨髓、脾脏及胃肠道受累等)的检出,18F-FDG PET/CT具有明显的优势。据研究,PET/CT显像改变了15%~20%患者的临床分期,且8%患者的治疗方案随之改变。

    潞河医院核医学科常规开展PET/CT代谢显像、SPETCT/CT显像检查,摄碘率、有效半减期测定等多项核医学功能检测,并可进行131碘治疗甲亢、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及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等核素治疗项目。核医学科将继续提升核素诊断及治疗水平,紧跟学科的最新发展,致力于向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全面、高效且有温度的医疗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