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动态>基层动态
【妇产人文】北京妇产医院多科室联合经宫内治疗成功救治胸腔积液宝宝
  • 发布日期:2024-07-10
  •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不久前,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阮焱主任医师门诊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孕妇小M,她是个23岁的年轻准妈妈,第一次怀孕本就有点手足无措,在怀孕26周的时候,当地医院四维超声提示胎儿双侧胸腔积液,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小两口更是焦虑。情急之下,他们来到北京妇产医院,把希望寄托在这里。

    胎儿胸腔积液是位于胸膜间隙内非特异性的液体蓄积,发生率为1∶15 000~1∶10 000,男女胎儿发病率为2∶1。根据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疾病包括胸导管发育异常、先天性淋巴管扩张、淋巴管发育不良、淋巴管瘘及叶外型肺隔离症等。继发性可由遗传学异常、胎儿结构异常及心律失常、血液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肿瘤及胎盘和脐带的异常等多种原因引起。胎儿胸腔积液病情进展也会十分迅速,能进一步发展为双侧及全身性胎儿水肿。严重的胸腔积液可导致胎肺受压引起肺发育不良;可压迫食管影响胎儿吞咽,进而出现羊水过多的现象;胸腔积液产生的胸部压力会影响胎儿血液循环,导致心室容积和心输出量下降、上腔静脉扩张而造成胎儿心力衰竭甚至水肿,引起胎儿娩出后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不全。

    由于胎儿的情况很危急,一刻不容耽搁,在接诊后,医院为孕妈妈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在第一时间对胎儿进行了超声会诊,在会诊中发现,胎儿双侧胸腔积液,心脏受压被右移。阮焱主任医师询问了病史后,向孕妈妈和家属充分交代了病情及预后情况。由于胎儿胸腔积液发病早,程度重,预后的效果并不确定,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为宝宝做宫内治疗手术,而且孕妈妈为“熊猫血”RH阴性血型,进行宫内操作有诱发胎儿溶血风险,必须要免疫阻断。小M虽然年轻,但对于刚刚怀孕的她,这样的经历却是倍感压力,不知所措。阮焱主任医师安慰她:没关系,别害怕,虽然有风险,但你要有信心,我们尽快安排手术,一起努力!

    小M在孕28+周住进了医院,先后顺利做了羊膜腔穿刺术检查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胎儿胸腔穿刺术检查孩子胸水的性质,胎儿左侧胸腔置管术,为的是缓解胸水对心脏的压迫。

    术后复查超声提示胎儿胸腔积液逐渐减少,胸腔置管位置良好,小M 和爱人顿时松了一口气,但是1周后,超声复查提示宝宝右侧胸腔积液又开始增多,这可怎么办?大家的心又提了起来。阮焱主任医师团队沉着冷静,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在仔细分析原因后,又为宝宝做了右侧胸腔置管术,手术非常顺利。宝宝病情越来越稳定,没几天就出院了。。

    一波三折,随着孕周的增长,在产检过程中宝宝又反复出现脐血流异常、羊水多等问题,时刻面临胎膜早破、早产等风险。一直到孕31+周,小M第二次入院,为了防止孩子早产,我们为其进行了地米促胎儿肺成熟治疗及改善胎盘循环治疗,随时等待宝宝的出生。直到怀孕34周,胎儿的胸腔积液又一次加重,考虑置管时间较长,可能是引流管不通畅,阮焱主任医师再次为胎儿进行宫内治疗后终止妊娠。在怀孕34+周,小M 再次入院,在做了胎儿双侧胸腔积液减量术,羊水减量术,地米羊膜腔注射促胎肺成熟后,请新生儿科进行了细致的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新生儿复苏方案,只待孩子出生。

    孕35+周时,我们准备剖宫产手术,大家都充满期待,同时也有所担心。围产医学部医护团队和新生儿复苏医护团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们为孕妈妈做了剖宫产,宝宝出来的一瞬间,肤色红润,几乎看不出明显的水肿。新生儿科医生接过宝宝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我们听到了那一声翘首期盼的响亮的啼哭声,这个幼小的生命不惧病魔的威胁,坚强地来到了这个世界。当医生把孩子抱到小M身边,她忍不住的留下了眼泪,不能相信这个稚嫩却又坚强的小生命出现在她眼前。

    宫内诊断和操作需要医生的精准诊疗,围产医学部一直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护理为每一位孕妈妈保驾护航,这是天职,更是责任,我们将继续努力,开拓创新,为广大孕妇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