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长庚科普】误服矿物油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乙二醇成隐形杀手
近日,一名57岁男性被紧急送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经了解,该患者于前一日晚19点误将矿物油当作酒饮用,摄入量约200毫升。起初,患者未感不适,之后入睡,却再未苏醒。入院前2小时,患者喘息明显,家人这才发现他前晚饮用的是矿物油而非酒,遂紧急送医。
家属提供了矿物油的照片及少量样本,毒物检测显示,患者体内含有乙二醇,浓度达456.8ug/ml。乙二醇虽名字陌生,却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常见于防冻剂、冷却剂、溶剂等产品中。它是一种无色、微甜的液体,一旦误服,危害极大。乙二醇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因摄入量不同而异,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初期症状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毒素扩散后,会出现精神混乱、嗜睡、呼吸困难、心跳不规则;严重时,可致昏迷、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乙二醇中毒,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含乙二醇产品置于儿童和宠物触及不到的地方;切勿将含乙二醇液体当作饮料或食品;使用含乙二醇产品时,要佩戴防护装备,并在通风良好环境下操作。
入口之物务必谨慎,俗话说“病从口入”,无论是食品还是药品,若非日常常用,入口前须查看说明、保质期,确认安全后方可食用。该患者因一时疏忽,误饮矿物油,酿成严重后果,出现昏迷、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等多器官损害。若怀疑有人或宠物摄入乙二醇,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疗人员可能发生乙二醇中毒(若不知中毒物,就诊时需携带外包装或残留物);若中毒者清醒,可给予少量水或牛奶,但勿强迫呕吐;保持中毒者温暖,避免体温下降;记录下摄入乙二醇的时间和量,这对医疗人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