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清华长庚科普】“针”不可怕——动脉采血的秘密
  • 发布日期:2025-06-19
  • 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很多朋友一听到要采集动脉血做血气检测,心里就充满了担忧与恐惧,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各种可怕的画面。动脉采血明明只是抽一管血,与一般静脉采血有何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动脉采血的神秘面纱,告诉大家有关动脉采血的应用和真相。

    为什么要做动脉血气采集?

    动脉血是直接从动脉中抽取的血液,其中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能更精准反映肺部气体交换、氧气供应及代谢状态。常见的动脉血采集主要用于:

    (1)血气分析:检测血氧(PaO₂)、二氧化碳(PaCO₂)、酸碱度(pH)等指标。

    (2)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如慢阻肺(COPD)、哮喘、呼吸衰竭的病情评估。

    (3)代谢异常评估: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的监测。

    (4)手术或急救:评估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效果。

    关键时刻动脉采血能救命!

    动脉血气这项检测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能准确反应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另外,当身体酸碱平衡出现紊乱,出现严重呕吐、腹泻时,这项检查能帮助医生迅速找到原因,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对治疗起着关键作用。

    动脉血采集的步骤

    1-准备工作

    患者需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可能影响血气结果)。操作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或有出血倾向。

    2-选择穿刺部位

    (1)桡动脉(手腕处):最常用,易于压迫止血,并发症少。

    (2)肱动脉(肘部):次选,需注意避免神经损伤。

    (3)股动脉(腹股沟):较少用于门诊,多用于急救,重症或儿童。

    (4)足背动脉(脚背):很少用。

    3-抽血过程

    消毒患者皮肤范围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中心直径在5cm以上,采集者需做好自身食指中指无名指各前段的消毒,且消毒后的手指确定脉搏状态且保证皮肤紧绷,穿刺时可能有短暂胀痛感,需尽量放松,避免移动手臂。

    4-抽血后

    按压时间要充足,拔针后需立即用无菌纱布三指按压穿刺点10~15分钟(避免揉搓),防止血肿或出血。按压后观察穿刺点是否渗血、肿胀。 

    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提重物,减少手腕活动。 

    若出现局部淤青、剧烈疼痛或麻木,需及时就医。

    5-哪些情况不适合动脉采血?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血小板严重减少。 

    穿刺部位感染或血管病变:如雷诺综合征、动脉炎。 

    动脉侧支循环不良(如Allen试验阳性):需选择其他部位。

    6-动脉采血为啥比静脉抽血疼?

    动脉更深、管壁更敏感:动脉血管壁神经丰富,痛感明显。

    总结

    动脉血采集是重要的诊断手段,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患者只需放松心情,配合按压止血即可。若有疑虑,请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小贴士    

    门诊动脉采血全程约5~10分钟,检验报告结果在15~20分钟左右,无需空腹,但检查前需避免吸烟、剧烈运动哦!下次医生让你抽动脉血,别害怕!按规范操作,风险极小,而它的价值远超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