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慢性肾脏病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被察觉,导致儿童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如果无法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甚至会延续至成人期。呵护肾脏健康,从儿童抓起。2025年3月13日为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为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值此之际,我们来聊聊儿童慢性肾脏病如何早发现早检查。
1.什么是儿童慢性肾脏病?
儿童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超过3个月,包括出现肾脏损伤标志(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相关病变、组织学检测异常、影像学检测结构异常)或有肾脏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不明原因GFR下降[GFR<60ml>2)]超过3个月。(因2岁以上儿童GFR才接近成人,故GFR<60ml>2)的标准不适用于2岁以下儿童)。
2.什么原因会导致儿童CKD呢?
主要与先天发育、遗传及获得性疾病有关。近些年随着我国对儿童肾小球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儿童CKD病因构成发生变化,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AKUT)为CKD患儿首位病因,其次为获得性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遗传性疾病(如Alport综合征)等。
3.儿童CKD会有哪些表现呢?
儿童CKD起病隐匿,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生长发育障碍、贫血、骨-矿物质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甚至进展为肾衰竭。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及时规范治疗,对延缓儿童CKD进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4.哪些儿童是CKD早期筛查的高危人群呢?
产前检查发现肾脏发育异常(肾积水、异位肾、肾缺如、多囊肾等);一级亲属有相关病史(肾脏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既往有急性肾损伤病史。
以上儿童为高危群体,需定期进行筛查。
5.有哪些表现需要进行儿童CKD早期筛查?
高血压:是CKD最常见的伴发疾病,且高血压发病率随肾功能衰退升高。尤其对于有高血压风险因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或一级亲属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儿童,推荐进行定期的高血压筛查。
长期排尿障碍:此类患儿患CKD的风险增加,排尿障碍具体表现为排尿无力、尿流中断、小便淋漓不尽、尿潴留、尿失禁、尿急等。
夜尿增多: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肾功能异常引起的水钠排泄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是导致CKD患儿夜间多尿的主要原因。
尿液外观异常:如尿色改变、泡沫尿等,但外观易受饮食因素及观察者主观意识的影响,需注意鉴别。
6.儿童CKD早期筛查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管蛋白、胱抑素C、肾脏彩超等。
儿童CKD是一个需要早期诊断和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来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预防慢性肾脏病,早检查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