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动态>基层动态
【抗疫有我】航空总医院检验人克服困难,齐心战“疫”
  • 发布日期:2022-06-16
  • 来源:航空总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近期,北京疫情出现反复,战“疫”集结号一次次吹响。自4月25日北京市开展首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以来,截至5月25日,航空总医院共组织1194名医务人员,参与朝阳区大规模核酸采集26次,投入人力5958次,累计采集量700余万人次。目前,医院小规模核酸采集支援工作仍在进行中。

    在朝阳战“疫”中,航空总医院广大干部职工,克服困难,逆行出征,以顽强不屈的坚守,义无反顾的担当,全力保障外出核酸采集任务圆满完成。其中,检验科是医院参与核酸采集人次较多的科室之一。在面临人员严重紧张困难的情况下,检验科共派出核酸采集人员150多人次,圆满完成核酸采集和临床检验工作任务。

    据了解,期间,因防疫要求,检验科分子组8人和感染组2人处于隔离状态,在最困难的时候,除核酸采集人员外,全科仅有15位工作人员,却需完成平常工作量两倍还多的工作。全科人员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在保证完成核酸采集任务的同时,常常忍受着长时间采集核酸后带来的酸痛,投入到检验日常工作中,显示了检验人在抗击疫情中的决心和毅力。在这里,让我们看看航空总医院检验人的战“疫”掠影。

    图片1.png

    检验科部分人员采集掠影

    检验科细菌室仅三位女同志可以支援,却出了全科人均次数最多的频次,堪称不畏困难的铿锵玫瑰;生化室在医技第二党支部书记赵辉的带领下积极报名,每次提前准备好上报人员名单;免疫室虽为平均年龄最大的专业组,却总是迎难而上,与年轻人相比丝毫不落下风;门急诊组有着全科最强大的人员储备,却也承担着最重的支援任务,既要承担繁重的门诊工作,又要应对频繁的夜班工作,大家合理规划排班,踊跃报名参加,保证了每次任务的完成;分子室在此次支援中最特殊,既要承担全院核酸检测任务,又要为朝阳区大规模筛查时刻做着准备。检验科全员取消休息,无论老幼齐上阵,展现了检验人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

    图片2.png

    检验科主任助理、副主任技师王丹,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报名,为全科起到积极带头作用。王丹连续3天凌晨4点披星而去,晚上8点之后戴月而归。作为骨髓细胞形态学专家的她,为了患者毅然放弃休息,体现了检验人敢为人先、勇挑重担的精神。

    图片1.png

    检验科支部书记赵辉,作为检验科最年长的职工,去年眼睛刚做了白内障手术,依然多次前往参加核酸采集。他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汗水浸湿了衣服,眼睛红肿,依然坚持。且作为医院双职工,赵辉夫妻二人齐上阵,共同舍小家为大家。

    图片2.png

    检验科秘书张树永,作为此轮检验科核酸采集人员安排主要负责人,为了让同事们能多一点休息,每天坚守到很晚,把人员、地点、注意事项等细节安排妥当再通知到每一个人。为了保证检验工作又不耽误核酸采集,他经常自己下夜班后,继续去参与核酸采集工作。

    图片1.png

    检验科细菌室组长耿荣华,作为一名老党员,接到通知后迅速响应。组内虽只有3名能出征的女同志,但耿荣华每次都是冲在第一个。在她带动下,细菌室的铿锵玫瑰出征频次是检验科最多的。面对核酸采集和科室工作的双重重担,耿荣华常常夜不能寐。每次出征,她都是第一个到岗,采集中手法专业,态度和蔼,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初心和使命。

    图片2.png

    检验科杨铁英,在支援核酸采集紧急通知下发时(晚上九点多)正在参与感染值班工作,看到通知后第一时间报名。因家住得远,为了第二天凌晨四点到指定地点,她毅然放弃回家,打地铺留守在医院等着出发。在她住的小区封控后,本可以居家的她,毅然放弃回家踏上逆行的路,只因为自己是一名是医务人员。

    图片1.png

    检验科免疫组组长孙树荣,今年已经50岁了,去年因为工伤右脚受过伤,但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退缩,坚持出征。长时间的采集工作,让本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她腰部疼痛难忍,但是她仍然坚持,带着护腰继续工作。

    在此次朝阳区大规模核酸采集工作中,航空总医院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发扬航空总医院人迎难而上不怕苦的精神,圆满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有力保障了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让我们为所有医务人员的倾力奉献点赞!并向所有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