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首都儿科研究所新冠病毒检测与质量控制专班成立整整一个月。在专班成立仪式上,党委书记刘中勋就表示过,“专班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发挥所院病毒病原学学科优势,集全所力量,优化疫情防控举措,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加强所院新冠病毒检测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组合应用和质控管理,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高效、快捷”。
一个月来,副所长陈博文带领医务处、科技处、病毒学研究室、检验中心、总务处、医学工程处、信息中心、人力资源处等处室,从人员配置、规章制度、设备调配、场地规划、抗原检测等方面,将工作逐一落在实处。
医务处牵头制定了《首都儿科研究所新冠病毒检测工作实施方案》《首都儿科研究所新冠抗原检测工作方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流程》《穿脱防护要求》,梳理了新冠病毒标本送检、“三样本阴性”跨机构核酸标本检测等一整套规章制度流程。所有制度在实验室上墙公开,保证每一步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从专家讨论、起草初稿、多个部门修改及定稿,大家集思广益、磨砻淬砺,不断查漏补缺,“每一项制度都要修改七八个版本,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商定,就是希望保证首儿所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在北京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拿出首儿所的‘解决方案’,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医务处处长王菲说。
专班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直接影响到核酸检测的质量,为此,专班负责人、病毒学研究室主任赵林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人员业务能力、强化队伍建设上,为实现“强培训、严流程、提速度、重质量”的目标,她组织开展了灵活多样、多种形式的培训,内容涵盖了样本采集、贴码标记、样本运输、穿脱防护服。目前已培养了近20名专业骨干。赵林清说,“这些专业骨干都是经过大作业量的锻压,抗压能力强、技术过硬,质控标准把关严格,遇有紧急情况都能迅速解决。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他们每一位都将能够在抗疫的战斗中独立竖起一杆旗帜,用标准化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带领起一支队伍”。
不仅是所领导、处室负责人,专班的每一名成员都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心竭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天的专班质检组例会上,为了整体核酸检测全过程、全流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大家各抒己见。“手消不能用含乙醇的,不然条码会糊。”“条码必须竖着贴,方便后续扫码。”“拭子签一定要和管盖分离,防止拧开的时候出现喷溅。”提出的注意事项被一一记录,从贴码方式、核酸样本采集、样本运送、样本编号、信息核对,到试剂准备、核酸提取、核酸扩增、检验报告各个环节均被涉及,总结形成了注意事项,进而形成彩绘本,发到各执行处室人员的手中。当朝阳区卫健委及监督所检查人员看到彩绘本时眼睛一亮,立刻询问能否带回去推广。
每次例会上,发言最踊跃、提出问题最多的就是孙宇,她是病毒学研究室副研究员,在2020年新冠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作为第一批医疗队员前往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支援。曾参与修订小汤山定点医院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流程制度,以及组内的业务培训工作。这一次,孙宇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带进了专班。她起草了新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流程》SOP标准化流程,从标本接收到结果判定全部覆盖。
在实验室嘈杂的机器声中,孙宇隔着口罩、隔离衣、面屏的三层防护,提高音量叮嘱着同事注意事项,提醒他一定要操作细致,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从实验室出来后,孙宇往往累得一句话也不想说。但是在休整后,她又满血复活地穿好防护服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工作。“这个工作不能犯错,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帮助到大家,每个人都很不容易,也都很努力,大家都想把这项工作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孙宇说。
目前,医务处正在向北京市卫健委申报市级核酸检测基地,“2020年我所就具备了新冠病毒实验室诊断确诊资格,经过3年的扎实的临床实践,在人员培养、技术保障、经费投入、环境改善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希望早日通过基地资格评审,为首都的疫情防控贡献我们的首儿力量”。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首儿所每名职工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蓄能发力,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大家终将凝聚起团结的力量,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