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动态>基层动态
【抗疫有我】同心战“疫” , 见证朝阳核酸检测中的航空总医院力量(之二)
  • 发布日期:2022-05-30
  • 来源:航空总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近期,北京疫情出现反复,朝阳区防疫形势严峻,战“疫”集结号一次次吹响。自4月25日北京市首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以来,航空总医院共组织参与朝阳区大规模核酸采集26次。

    在朝阳战“疫”中,航空总医院广大干部职工,听令而动,闻令而行,克服人员紧张,逆行出征,30天来,早出晚归,淋风雨、战酷暑,以顽强不屈的坚守,义无反顾的担当,全力保障医院外出核酸采集任务圆满完成,体现了航空总医院人的责任与担当。

    截至5月25日,航空总医院参与朝阳核酸采集医务人员有1194人,投入5958人次,其中80.84%的医务人员参加了大规模核酸采集。在这里,让我们看看朝阳核酸检测中的航空总医院力量。

    图片1.png

    皮肤激光整形美容科护士杨琪,是一名90后年轻人。自接到外出支援核酸采集任务后,杨琪积极主动投身抗疫一线,主动放弃休息,不怕苦,不怕累,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位默默付出的青年,自4月23日凌晨五点钟参加支援垡头的抗疫采集工作至今,累计参加核酸采集工作23次,是全院参加采集次数最多的医务人员。

    图片2.png

    口腔医学中心医生赵慧,克服困难连续多次参加核酸采集,是科室参加采集最多的医生之一。赵慧每次都选择参加离家50公里外的常营社区采集,每次参加,她要从西四环到东五环横跨大半个北京。在一次采集中,有个小姑娘猝不及防给她很正式地鞠了一躬,并希望能在以后采样中碰到她。小姑娘表示,一次次的采集,让社区居民看到了航空总医院医护的团结与共,严谨坚守。赵慧在内心感到温暖的同时,也很感谢小姑娘这样的社区居民们对航空总医院“大白们”的认可。

    图片3.png

    口腔医学中心医生李欢,是科室连续多次参加采集的医生之一。身为一位母乳期妈妈,作为儿童口腔科组长,李欢克服困难,坚守岗位,在战“疫”中冲锋在前。在完成繁重的临床工作外,李欢连续多次参加核酸采集,曾开启工作、采集连续交替进行模式,最忙的时候,李欢连续工作9天未休,用自己的付出,尽力满足辖区居民医疗需求,并守护辖区居民健康安全。

    图片4.png

    口腔医学中心青年医生井苑哲,5月以来,在兼顾临床工作同时,多次连续参与核酸采集任务。作为青年人,井苑哲在抗疫工作中总是冲锋在前。她曾于今年春节期间,舍弃与家人的节日团聚,春节假日坚持工作,参与隔离酒店抗疫支援2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面对此次核酸采集,她再次积极报名,并将之前抗疫支援的经验,快速运用到此次核酸采集任务中,工作受到大家一致称赞。

    图片1.png

    神经内科一线大夫杨晨辉,从4月23日第一次大规模核酸采集,就积极响应卫健委及医院号召,踊跃报名,多次参与到朝阳区抗疫工作中。她每次六点到达采集点位,开展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虽每次经历腰疼、四肢酸痛的困扰,但杨晨辉为能为北京防疫工作贡献一份自己力量感到欣慰。核酸采集之余,杨晨辉还负责神经内科急诊、病房值班及管理病房病人等工作。她说,正值医务人员需要之时,也是自己发光发热的时候。

    图片2.png

    神经内科段琳丽老师,今年快到退休年龄,医院原则上照顾50岁以上的老同志,但段老师积极报名,乐于奉献,多次参加核酸采集,认真做好每一次采集工作。她热心服务社区居民,和科室同仁一道同心协力,为尽早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着。

    图片3.png

    神经内科徐达医生,身患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忍者剧烈的疼痛,参加了7次核酸采集。她每次脱完防护服,第一时间就是赶紧去涂药。看着她满腰的疱疹,同事们都无比心痛。徐达说,自己也很难受,也很想休息。但科室人员太紧张了,工作紧,任务重,自己能坚持就尽量参加。每次参加,她就像钢铁战士一样,坚守在岗位上完成任务。

    图片4.png

    神经内科医生孔双艳,承担着病房、门诊、会诊等工作,负责神经内科每次核酸支援医生的排班,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她连续多次参加核酸采集,在采集中,悉心为社区居民考虑。同时为了更精准的采集,照顾老人、孩子及不同身高的采集者,孔双艳医生常常采用站立位采集。

    图片1.png

    妇科医生于娟从常营采集点到来广营采集点,连续多次参与核酸采集工作。其中的来广营世华泊郡社区,常住人口有五千余人。于娟和组员一起,常常人均采集1200人左右。采集核酸期间,有些残障人士不能到采集现场,于娟专门到轮椅前,为这些特殊人员采集,世华泊郡业主,对于娟这样的航空总医院医务人员,纷纷感谢点赞。

    图片2.png

    妇科大夫陈颖,4月24日夜班,原本25日下夜班休息。但在25日0:35分,获悉医院紧急征集25日的核酸采集队员时,陈颖义无反顾加入了核酸采集工作。夜班急诊不断、彻夜未眠的她,在凌晨4点准时集结,25日晚上8点多才结束工作。在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之后,陈颖只是淡淡地说:“大家都很辛苦,我所做的微不足道”。此后,陈颖又多次参加核酸采集。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默默的实干,陈颖只是妇科医护在抗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图片3.png

    妇科医生徐红,4月23日夜班,凌晨五点钟,夜班后未休直接参加支援垡头的抗疫采集工作。在这里,徐红第一次看到排了3个小时的长长队伍。她和同事们持续奋战至下午2点30分,还没顾上吃午饭,徐红拿着盒饭,又被派去支援另一个采集点。一天下来,徐红胳膊酸痛,颈椎病犯了,忘了饿,忘了头晕,心中只有一种力量:医者担当!4月25日,徐红于凌晨一点接到任务,四点出发,又一次干到20点才结束一天的核酸采集任务。工作中,徐红还热心帮助社区不方便的老人及腿受伤的居民,截至目前,徐红已经参加核酸采集10余次。

    六病区护士张博涵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疫情当前,作为新一代00后医务人员,自己有义务为国家出一份力。她在脚扭伤的情况下,仍坚持多次参加核酸采集,脚肿了也未退却,并3次担任组长负责交接与统计采集量。张博涵相信,00后是此次朝阳抗疫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图片2.png

    六病区护士朱东颖,4月25号以来参加核酸采集9次。每次,她都是迎着朝阳出发,披着晚霞回归。期间,朱东颖克服鼻炎,结膜炎的复发,顶着时而降温,时而酷热的极端天气,毅然坚定逆行,用一位医务工作者的付出,默默守护社区百姓健康。

    图片3.png

    天通苑门诊部副主任马艳红,参与核酸采集9次。身为党员,她每次都冲在前面,积极参加核酸采集工作。此外,马艳红还有门诊部的正常诊疗工作和行政工作。核酸采集与医疗工作交替忙碌的日子,让马艳红顾不上照顾家里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孩子。懂事的孩子,给妈妈做了一份最美劳动者的手抄报。看到孩子稚嫩的笑脸,读着孩子充满感情的文字,马艳红热泪盈眶。为了抗击疫情,为了人们的生活早日恢复正常,她觉得一切值得!

    图片4.png

    天通苑门诊部副主任医师冯保英,在科室只有一人的特殊情况下,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参与7次核酸采集。她不计较个人得失,勤勤恳恳,默默付出,充分体现了一名农工民主党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1.png

    马骁作为天通苑门诊部党员医生,自接到采集核酸任务以来,几乎每个休息日都报名参加,日采集量1000次左右。五月份,马骁和女儿的生日,都是在采集核酸中度过的。女儿从开始的不理解不情愿,到后来的支持与自豪,让马骁很感动。她说,如果再让她做一次选择,她仍然会选择逆行出征,因为她相信,在大家万众一心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攻坚克难,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图片1.png

    孙术华、曹三利采集工作中

    图片2.png

    王鹏瑞采集工作中

    图片3.png

    李海啸采集工作中

    骨二科医生中有6名党员(曹三利、王立、王鹏瑞、李海啸、孙术华、潘伟)和2名群众(梁绛缤、谢磊)共8人参加此次核酸采集工作。其中李海啸、孙术华、曹三利3名党员,各自的妻子也都参与到自己医院的核酸采集工作中,且三位医生家中都是两个孩子,只能托付给老人照顾。

    在来广营七号院的核酸检测点位,骨二科医生和科室护士,每次都能3个人完成4000余人次的核酸采集量,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任劳任怨,圆满完成每一次的采集任务。

    曹三利共完成11次核酸采集,累计采集量一万多人次。其间,他采集核酸样本、做手术及出门诊穿插着进行,连续十几天没有休息。王鹏瑞家住得最远,每次都要赶最早的车去点位,总是坚持到最晚时间走,他同时还要返回医院,保证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梁绛缤是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上有老下有小,在最需要的时候,仍能做到挺身而出,全身心投入到核酸采集工作中去。

    骨二科医生们表示,虽然大家各有各的困难,但大家始终相信,只要携手共进,齐心协力,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图片4.png

    党政办青年医师杨明,自4月25日大规模核酸采集以来,作为第一批核酸采集人员,她听令而行,闻令而动,顾不上照料年幼生病的女儿,全身心投入到外出采集工作中,共参加采集10次。期间,杨明虽经历了淋雨和酷暑天气,却始终无怨无悔,坚守岗位,耐心细致为社区居民采样,彰显了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1.png

    党政办公室90后青年吕镜如,公卫专业出身,她积极响应医院党委号召,投身朝阳区大规模核酸采集工作。吕镜如参与来广营、常营地区核酸采集7次。期间,她加班加点,及时保质保量完成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保障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