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天坛医院团委召开的庆祝建团100周年暨共青团五四总结表彰大会上,麻醉科青年医师方婧涵、神经外科团支部书记薛海、检验科青年技师姜文灿分别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席医疗官团队、首钢滑雪大跳台医疗保障团队和2021年驰援邢台南宫的核酸检测任务的经历,传递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的所思、所得。
青春逢盛世,一起向未来——麻醉科青年医师 方婧涵
我是麻醉科方婧涵,在刚刚结束的“冬奥时间”,我非常荣幸地加入了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首席医疗官团队,跟随周院在闭环内进行了近70天的志愿工作。在我今天的讲述开始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运动应急医学手册,是国际奥委会编写的一本非常适用于大型体育赛事医疗救治的指导书,这本手册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有两个人对这本书在中国的出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也是我在这次志愿工作中最难以忘怀的人,一个是主编,来自英国的国际奥委会急救复苏专家David Zideman先生,另一个是主审,我们的周建新常务副院长。
先说周院。我们首席医疗官团队的主要工作是对接国际奥委会及残奥委会的医疗专家,同时协调北京冬奥组委解决相关医疗保障问题。作为首席医疗官,在冬奥和冬残奥期间,所有医疗相关的大事小事,最终都会汇总到周院这里,他每天电话不断,大会小会排满日程,邮箱里更是堆满了中文的英文的邮件,每一封他都会认真地查看回复;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和国际奥委会的专家开晨会,听取他们对医疗方面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有时候早上刚提出的问题,通过周院的全力协调,下午就顺利解决,保证医疗服务平稳展开。超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外国专家的认可,他们经常开玩笑地说:有问题?找JOE就对了,他什么都能解决!
跟随周院工作的这两个多月时光,许多场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他的帮助和支持让我认识了新的自己。还记得第一天开完晨会,周院问我愿不愿意和他一起进行之后晨会汇报的工作。在20多个国际专家面前汇报伤病数据,回答专家问题,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场景!我们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影响北京东道主的形象,甚至影响国际关系,我作为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医生,真的可以胜任吗?但周院对我非常信任,他就像最坚实的后盾,一直在创造机会让我们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自己。这样的鼓励和信任让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周院的信任也慢慢成为了我自信的源泉。
周院总说自己是一个“直男”,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暖男,更多的时候还像一个亲切的大家长,指导工作的同时也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的生活和情绪。在闭环内,所有和外国人接触的工作人员基本都会身着防护服,而我们由于工作需要,只能单纯佩戴N95,偶尔还会和外国专家一起面对面用餐,周院经常提醒我们要注意防护,永远把我们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他还会在我们受委屈的时候替我们解围;会在除夕邀请我们一起去他的房间,送给我们他亲手写下的福字。周院从不说什么,但他的关心和照顾让我们都感觉到家的温暖。
除了周院,另一个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的人,是我负责对接的专家,David。
David Zideman先生是国际奥委会急救复苏专家,英国的国宝级医疗大咖,都是麻醉医生出身的我们一见如故,在和他20多天的相处中我获益良多。我们一起踏勘了几乎每一个竞赛场馆,仔细地检查每一个医疗站和FOP的医疗设备。从喉镜、气管插管、呼吸机、除颤仪,到每一种急救用药,甚至是保护患者隐私对抢救室的门窗进行遮罩,他都会观察入微,事无巨细地查看。作为英国女王的御用医师,他对医疗应急事件的处理非常熟悉,每去到一个场馆,他都会认真地和工作人员讲解赛场急救的流程,甚至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室外,脱掉外套躺在雪地上进行模拟演练,亲自体验撤离和转运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中国的医务人员提高急救水平。这让我深受震撼,一个73岁的老爷子,长途跋涉地来到地球另一边,为我们、为奥运、为医学、为世界贡献了这样多。英雄分为很多种,他不是美国大片里孤身一人拯救世界的超人,而是终其一生的燃烧自己,希望用微弱的星星之火照亮更多人生命的真正英雄。
在赛事即将结束的时候,他鼓励我和他一起在国际奥委会医疗科学委员会的会议上总结发言。4分钟的英文演讲结束,David对我竖起了大拇指,那一瞬间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一次奥运保障,一生奥运情结”,回想两个多月的冬奥志愿时光,我的心里盛满了沉甸甸的回忆和感慨。忘不了冬奥村迎风飞舞的旗帜,忘不了京张线飞驰而过的高铁,忘不了冰面雪地上我们留下的一个又一个的脚印,忘不了除夕夜的万家灯火,更忘不了首席医疗官团队的所有亲人们。作为一个普通的青年医生,我有幸参与到如此盛大的赛事当中,是一段非常难忘难得的经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青年的期待。这样的期许,正在当下成为现实。现在,我脱去蓝色的志愿者制服,又投入到了麻醉科平凡又紧张的工作中,但我的眼中定会常常闪耀着不平凡的光,那是我身为中国新一代奥运青年的骄傲与自豪。
小小医疗站,演绎冰雪奇缘——神经外科团支部书记 薛海
下面我为大家讲述的是“小小医疗站,演绎冰雪奇缘”的故事。
首先我很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当我说到首钢滑雪大跳台,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景象呢?是白天宏伟壮丽的它?还是夜晚五彩缤纷的它?
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小房子,这是由简易、环保材料搭建的小矮房。这是FOP医疗站,又叫做场地边医疗站,是我们FOP医疗团队战斗的地方。
下一个问题是,提到首钢滑雪大跳台或者北京冬奥会,您会想到谁呢?是红得发紫的谷爱凌,还是年轻有为的苏翊鸣,还是冰墩墩和雪融融。
对于我来说,我想到的只有这个团队。这是一个由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医护团队和999急救团队共同组成的战斗集体。
我们FOP医疗团队从1月26日进行闭环管理,从进入闭环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完全进入了工作状态。我们首先整理了FOP医疗站,对每一件物品,每一瓶药物甚至每一包纱布、绷带进行清点和记录。每天早上我们会在FOP医疗站交班,布置一天的工作。此后我们进行了集中的急救培训。骨科的几位主任从最基本的铲式担架的使用、颈托的佩戴方法等进行了手把手地教学。此后在雪地上反复训练,我们将这些急救知识运用到了雪地救援中。
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医疗保障任务主要集中于两个区域。首先是平台区,在这里运动员起跳,进行各种高难度的空中技巧动作。我们更关注,也是运动员受伤概率更大的,是落地区。我们时刻关注运动员的落地状态,从落地状态,可以对运动员可能发生的伤情做出基本判断。
国际雪联和国际奥组委医疗团队对我们FOP医疗团队的一致要求是,要时刻把运动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当有运动员受伤,我们医疗团队的进场、抢救,都是暴露在聚光灯下的,我们将展示的是中国奥运医疗团队的形象。我们首先需要非常明确的分工和规范的伤员救治流程。通过反复训练和排演,我们制定的落地区救治流程是:当有运动员摔倒在场地上,首先联络队员会翻越护栏,进入场地,询问伤情。如果需要担架入场,我们做出手势,其他队员再携带担架和急救物品集体进入。翻越护栏的动作,我们常戏称为“翻墙”,这主要是口腔科的吴瑞卿大夫和我来负责。非常幸运的是,真正比赛的时候,“翻墙”的机会并没有太多。
不仅在落地区,平台区同样有救援需求。一开始我们也会有疑问,来到大跳台的都是顶尖高手,难道还有人会在平台区受伤吗?但结合以往的比赛经验,确实出现过运动员在平台区受伤,无法移动的先例。因此在这里,我们也要做好100%的准备。经过多次讨论和试验后,我们制定了平台区的救援方案。当有运动员于平台区受伤,我们将运动员搬运至船式担架,并通过牢固缆绳将运动员缓慢送至落地区,再进行下一步急救。在平台区,我们备有一医一护和两名大学生志愿者。当我们在平台区和落地区均有完善的救治流程后,我们才敢说,在冬奥会正式开始前,我们医疗保障团队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我们面对的另一项考验是防疫。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穿着进入场地抢救伤员。我们尝试过多种方案,比如佩戴面屏,羽绒服外穿隔离衣,但都因为穿着不利于救援任务和快速转运伤员而放弃。最终我们选择的就是羽绒服外套橘黄色的医疗马甲。在彰显我们志愿者身份的同时,也彰显了我们医疗保障团队的身份。但我们对防疫没有任何放松。在完成轮岗任务后,我们都会对面部及手部暴露部位进行全面消毒。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在保障了运动员安全的同时,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我们很多人实现了自己的小愿望,我们见到了最炙手可热的明星,留下了珍贵的合影。我们在比赛结束后的那天,携手从平台区坡道上顺坡滑下,完成了我们共同的愿望。
对于我本人呢,也实现了在参加志愿服务前为自己制定的小目标:全情投入奥运志愿服务,收获美好回忆;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借助天坛青年之声,为神经外科青年的奥运之旅做了力所能及的宣传。
这就是我和我们FOP团队的故事。每当回想起这段时光,镌刻在我脑海中的是我们那天一起顺坡滑下后的爽朗笑声和那些永远阳光明媚耀眼的日子。我们是一个多科室青年医护组成的团队,我们的初心就是完成北京市奥组委和医院给我们下达的医疗保障任务。凭着这份初心,我们立刻组成了一个富有战斗力和团结的集体,在愉快地配合中完成了任务,丰富了人生阅历。相信通过这次共同的经历,我们的友谊会长存!相信通过这次的表现,我们可以让科室、医院和祖国放心。我们在完成21天的隔离后重新回归到科室中,回归到临床工作中,回到一个个团结的集体中,我们坚信由这样一个个集体组成的北京天坛医院,未来会更好!祖国会更好!
护卫京畿,逆行燕赵——检验科青年技师 姜文灿
大家好,我是来自实验诊断中心的姜文灿,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我们核酸检测团队向大家分享在抗疫中遇到的故事。
2021年年初,河北省发生了新冠疫情,我们医院也迅速响应北京市的号召,组织了援冀核酸检测医疗队,而我光荣的成为支援团队的一员。
虽然时间过去了一年多了,但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感受,在收到通知的一瞬间,我就想到了一系列问题:我需要准备什么?什么时候出发?我就要成为最美逆行者了吗?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当时很兴奋,但同时有一些紧张,毕竟要前往一线,不知道自己会面临哪些突发状况。不过,在得知张主任亲自带队后,我的心里踏实了很多。在家收拾了房间,打包了行李,时刻关注着群消息,等待的过程总是漫长而又紧张的,以至于看到群消息从床上直接弹起来。
最终确定,我们9号下午出发,上午先去科室收拾东西,收拾东西时,我看到一名队友去了会议室,我就跟了过去。看到她径直走到了一个人旁边,说了几句话。等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我知道了那是队友的母亲来送她。当时我们是在会议室吃的午餐,她们就在我的后面,我一直不敢回头看,怕止不住泪目。母亲送孩子去战场,就在自己身边发生。
当时院领导们亲自为我们送行,同时在去的路上,还有警车护送。那一瞬间,在我心中,没有任何的担忧,只有无限的光荣和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本来,为了防止父母担心,我是想着瞒着他们的,但最终,分享自己内心光荣的冲动,还是战胜了理智。爸妈知道后,除了告诉我小心防护、服从团队安排之外,并没有说太多。后来等支援结束我才知道,母亲那段时间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我想,有很多人在外面都秉承着向父母报喜不报忧的理念,但想想,父母对我们更是报喜不报忧,他们基本上不会告诉我们任何让我们担心、影响我们工作的事情,对我们说的永远都是“我很好,不用担心”。趁此机会,我也想代表所有的孩子,向父母们道一声,谢谢,您辛苦了。
那天,我们到达邢台南宫时已经很晚了,到了之后还是有一些紧张的。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放下了心中的紧张不安,除了部分人先回去安顿之外,张国军主任立即按照计划带领几个人进行了实地考察,思索怎么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受到疫情的影响,当时的条件非常有限,我们使用最原始人工组装设备、人工搬运的方法,在到达南宫的24小时之内将几间病房改造成了我们的战斗基地。我还记得很清楚,1月10日晚11:58分,到达南宫28小时后,我们发出了第一批90个核酸检测报告,充分展现了“天坛速度”。
同时我也记得,在我们开始核酸检测的第二天,就接到了几千例的检测任务,而作为样本处理区的病房,当时连桌子都没有,样本核收和试剂准备工作都是在地上完成的。那天,如果从病房的玻璃往里看,会看到六七个人,穿着防护服,用蹲着、坐在地上、趴在地上的姿势处理着那些核酸样本。也是在那一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阳性样本,当时还是很畏惧的。复查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操作,呼喊着队友帮我准备好消毒剂,随时准备手消。后面接触次数多了,就没有那么紧张了,相对淡定地完成复查、登记和报告等流程。
在那里的那段时间,我心中有着很多的感动,为队友,也为自己。进了一线战场,没有年龄的区分,我们团队的所有人,都迅速处理着所有的样本。记得有一次,我在样本处理区提取样本,提取完的样本需要送到扩增区进行核酸扩增,但病房是没有传递窗的,也没有电话。所以我们会通过拍门的方式告诉外面的队友需要扩增。当时我们张主任在外面,听到我的拍门声,立即快速跑到了门口,隔着窗户问我怎么了。我当时就愣在了那里,很久才缓过来,“团队”“天坛检验”“天坛速度”这些词汇,在我脑海萦绕了很久才消散。
直到1月30号,我们结束了为期22天的支援,为南宫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得到了南宫市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回到北京后,我问了所有队友一个问题,如果再有疫情,还愿意参加一线的支援吗?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只要组织有需要,肯定还会报名前往一线。
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持久的抗疫大战,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大考中经历了考验。今后我们一定继续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