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动态>基层动态
疗效是硬道理 生存是金标准——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癌临床与病理线上会议
  • 发布日期:2021-04-12
  • 来源:北京世纪坛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2021年3月27号周六上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精心筹划了北京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腹膜癌的临床与病理,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应对后疫情时代常态化防控的号召,首次举办了本次大型线上会议,在线参会人数达到了3600多人。

    李雁教授委托,大会由昌红主任主持,大会秘书为杜雪梅主任医师和崔力方副主任医师,大会学术委员会成员依次为李雁昌红、郭爱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陈谦(北京索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杜雪梅余春开崔力方、张爽、林育林,特邀嘉宾刘东戈教授(北京医院)。

    8点30分大会开始,首先是刘东戈教授致开幕词,刘教授充分肯定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的工作成果和近期取得的成绩,在腹膜癌领域有卓越的发展和病理贡献,祝愿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随后大会按照既定项目有序进行,李雁教授做了“腹膜癌的临床流行病学及治疗历史变迁:理论实践及学科建设”专题报告,他的报告包括十部分内容:(1)病例引子;(2)历史背景;(3)时代使命;(4)终极问题;(5)上下求索;(6)阶段成果;(7)历程回顾;(8)培训推广;(9)学科建设;(10)总结展望。

    腹膜癌是指在腹膜上发生和(或)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腹膜癌和继发性腹膜癌两种。腹膜癌在临床上不少见,我国70%以上的胃肠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临床III期及以上,发生腹膜癌的风险很高;而且腹膜癌也是卵巢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表现;甚至原发于腹盆腔外器官的恶性肿瘤也可发生腹膜癌,如乳腺癌和肺癌。胃癌患者腹膜种植转移发生率超过50%,结直肠癌患者腹膜种植转移发生率超过10%,初诊卵巢癌患者腹膜转移发生率超过70%。荷兰一项肿瘤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如果腹膜癌作为单一病种进行统计,腹膜癌发病占第五位。

    肿瘤学界对肿瘤腹膜转移的深入研究,形成一系列全新认识,主要观点包括:① 腹膜转移有独特的肿瘤生物学规律和特点,其核心机制是癌细胞与腹膜表面特定结构乳斑的相互作用,形成有利于癌细胞在腹膜定植和增生的微环境;② 腹膜转移有特定的分布形式,集中分布于膈肌腹膜、盆腔腹膜、大小网膜、小肠系膜缘、大肠肠脂垂;③ 腹膜转移的临床症状期有特殊的表现形式,三个经典临床表现是难治性腹水、顽固性腹痛、进展性肠梗阻;④ 腹膜转移有准确的诊断学认识,这是一种区域性癌转移而非广泛的全身转移;⑤ 腹膜转移有明确的治疗学技术策略,其核心是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的外科整合治疗技术,腹腔化疗技术、分子靶向治疗技术,要点是强调区域控制、重视整体稳定。这些全新的临床肿瘤学认识深化和实践进步,构成了腹膜转移癌治疗的十大里程碑式进展,推动形成了腹膜肿瘤学学科,其国际学术组织代表是腹膜表面肿瘤国际协作组联盟(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Group International, PSOGI),国内学术组织代表是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Branch of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与国际腹膜肿瘤学发展的历史相比,我国的腹膜肿瘤学发展道路更曲折,可概括为历史沉淀阶段、艰难起步阶段、蓬勃发展阶段。

    腹膜癌是阻碍肿瘤治疗进步的“三座大山”之一,也是临床肿瘤发展史上遗留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要攻坚克难,久久为功。要保持高效的攻坚力,高昂的战斗力,持久的保障力,就需要务必重视学科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学科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人才团队,从后备生力军发展成技术先锋、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领军统帅,尽管人才成长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但人才成长的规律客观而明确,那就是“长期的艰苦实践,长期的深刻思考,长期的沟通协调”。在临床实践方面,模块化手术专项训练是可取之法;在学科思想建设方面,系统性工作总结是不二法门;在沟通协调方面,多中心协同研究是最好方法。

    学科体系建设的长远之道是统筹兼顾,腹膜肿瘤学科的发展,是围绕解决腹膜癌重大难题展开的时代攻关,这既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学问题,因此必须坚持把腹膜肿瘤学的发展结合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中,把腹膜肿瘤学的进步融入到时代的进步中,实现精英医学和大众医学的统一。因此,除了临床诊治问题之外,腹膜肿瘤学的护理问题,腹膜肿瘤学的人文问题,腹膜肿瘤学的社会问题,都属于腹膜肿瘤学的研究范畴和关注领域。

    防控腹膜癌:疗效是硬道理,生存是金标准。腹膜肿瘤学人:守正待时、顺应历史、把握大势、互助互鉴、行稳致远。

    郭爱桃教授做了“腹膜假黏液瘤的前世和今生”专题报告。腹膜假黏液瘤是一种以黏液性肿瘤细胞产生的黏液在腹腔内积聚、再分布为特征的恶性临床综合征。术前几乎难以诊断,关于组织起源和病变性质历史纷争100多年。郭教授介绍了腹膜假黏液瘤的组织学起源、病理学分级、预后和术前诊断四部分内容。腹膜假黏液瘤是恶性肿瘤,大部分起源于阑尾;剖腹探查考虑腹膜假黏液瘤的患者,常规切除阑尾,常规探查卵巢,尤其右侧卵巢,病理医生仔细检查阑尾大体标本,尽可能多取材,可疑的组织块进行连续切片。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常规探查腹膜及阑尾。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常规探查腹膜及双侧卵巢。腹膜假黏液瘤代表一种临床状态,而非独立病种,病理诊断时应摒弃,同时对病变进行病理学分级。

    陈谦教授做了“腹膜假黏液瘤的精准治疗”专题讲座,包括六部分内容:基因与癌症,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基因检测与化疗药物选择,基因检测与免疫治疗,腹膜假黏液瘤常见基因突变,腹膜假黏液瘤的精准治疗。腹膜假黏液瘤的靶向治疗,VEGFR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试验;化疗治疗新探索,基于纳米颗粒的化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的PIPAC 加压腹腔内气溶胶化疗临床试验;免疫治疗,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的治疗,基于CAR-T细胞的免疫治疗。

    杜雪梅主任医师做了“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诊断”专题报告。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发生于腹膜的恶性肿瘤,是少见病,临床症状不特异,诊断主要基于详细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石棉接触史是一种重要的提示因素,典型的临床特点包括腹胀、腹痛、腹腔积液、腹部包块等,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可明确疾病阶段,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金标准。它的组织学形态多样,需要和多种疾病鉴别。免疫组化染色是重要的辅助手段,推荐多种标志物联合使用,避免误诊。分享了一些病例,详细讲解了如何从组织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标志物正确诊断间皮瘤的临床病理思路。

    余春开副主任医师做了“妇科来源腹膜癌及原发腹膜癌的临床病理诊断”专题报告。卵巢来源的腹膜癌,包括高级别浆液性癌,低级别浆液性癌,其他类型卵巢癌;原发腹膜癌;鉴别诊断三部分,她从实际病例讲解这些病变的形态特点和鉴别诊断。

    林育林博士做了“腹膜假黏液瘤动物模型的构建及腹膜假黏液分子生物学研究”专题报告。林博士思维严谨,实验设计科学,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闫风彩副主任医师“腹膜假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分析”专题报告。她介绍了155例腹膜假黏液瘤的临床病理预后相关因素和组织学来源,非常全面细致。

    会议第二大部分是病例分享,张爽医师分享了“妇科来源腹膜癌一例”,崔力方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乳腺癌腹膜转移一例”,杜雪梅主任医师分享了“上皮样型恶性腹膜间皮瘤透明细胞亚型一例”,王玲玲主治医师分享了“腹膜后副节瘤一例”。这些均是腹膜及腹膜后的罕见病例,开拓了视野,促进了交流。

    线上参会人数由最开始的400多人不断增多,巅峰时期达到3600人同时在线,评论区热火朝天。本次线上会议的成功举办意义非凡,首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第一次举办的大型线上学术会议,是一次大胆的创举,坚决响应国家的防疫号召,避免人员聚集。其次,线上会议省去了参会人员的交通负担,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学术大餐,得到了病理界同仁的一致好评。第三,观众除了病理界同仁,还有临床医生、影像医生、患者,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第四,本次会议采用“零”门槛儿原则,可以回放,知识无门槛、无限制、无隔阂,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