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卫生健康文化>专题专栏>往期:首都医务工作者风采
“中国好医生”唐子人:做生命的守护神
  • 发布日期:2019-11-07
  •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唐子人,1970年7月出生,1994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7月加入民主建国会,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急诊科是和死神较量的正面战场,没有硝烟,却时刻上演着生死搏斗。唐子人每天竭尽全力,为急重症患者争取每一个起死回生的机会。

      生死之地  起死回生

      2018年7月30日这几天,北京的气温高达38度。由于罕见的湿热,很多人无法适应,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问题,体温持续上升,热量无法散出,从而导致热射病。这种疾病的死亡率高达90%。就在这几天连续4位热射病患者被送往了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

      唐子人立即指挥抢救:“使用亚低温治疗设备,同时物理降温、酒精擦浴,用一切方法给他降温!”

      

      唐子人在和心内科医生讨论心脏骤停患者救治方案

      唐子人深知,只有温度降下来才是这些患者存活下来的基础。温度降下来后,唐子人又开始针对患者的脑功能和全身各脏器进行全方位支持。脑功能、肺功能、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免疫功能……严密监测患者的同时还在向每个患者的家属交待着病情。经过十几个日日夜夜的观察和治疗,在他所带领的团队全力救治下,收住重症监护室里的4位热射病患者全都恢复了神志。唐子人握着患者的手说:“我们当医生最高兴的时候,就是看见你好了!”

      当急诊科医生累,而当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更累。近年来,北京朝阳医院急诊量在北京地区各大医院中始终名列前茅。年急诊量25万余人,涵盖病谱400余种,年抢救2万人次,抢救成功率超过94%,每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0余起。唐子人在急诊科一干就是25年。每天都进行着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并随时准备应对病情变化。这些练就了他沉着冷静、扎实娴熟的急救基本功,同时,他也担任着心肺复苏培训教官的角色,并积极推广着民众心肺复苏技能的普及。

       抢救生命  刻不容缓

      唐子人抢救生命,不仅限于医院内。

      

      唐子人为玉树地震中的重症患者紧急插管

      2015年2月22日,唐子人到美国圣地亚哥海洋世界游玩。

      “我听到呼救声,扭头一看,一个老太太倒在离我10米远的地方。”他回忆。

      唐子人闻声迅速跑过去,经判断发现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他随即说明自己是中国医生,征得了家属同意,立即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我一边让周围的人拨打911,一边坚持胸外按压。单人做心肺复苏很累,为了保证动作规范,我双膝跪在地面上做了大约10分钟胸外按压,直到公园急救人员拿着自动除颤仪(AED)过来。”

      

      唐子人在美国为因突发心脏骤停倒地的患者做心肺复苏

      随后,唐子人配合急救人员一起进行抢救,实施了两次电除颤。终于,患者自主心律恢复。当看到经面罩给氧后患者的面色逐渐红润起来,唐子人才长舒一口气。当被问到是否想过该不该救时,唐子人坦言:“没想过。我是急诊医生,见到这种情景我肯定会上。”

      对他来说,抢救生命就是刻不容缓、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他被网友誉为“中国好游客”。

       医疗救援  大爱无疆

      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暴发,他积极报名参加医疗队,被派往宣武医院非典型肺炎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直至疫情解除。作为第一批奔赴一线的医生,唐子人坚持工作4个月至非典型肺炎结束。

      

      唐子人认真察看热射病患者病情

      2008年奥运会期间,唐子人承担了奥运医疗保障任务。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期间,作为卫生部医疗队成员第一批奔赴救灾前线,经受着高原反应,坚守了14个昼夜,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援任务。撤离时还把所有的食物、大衣和药品留给了当地儿童。因表现优异获卫生部医政司特殊表扬。之后,先后参加了卫生部赴海地医疗队和雅安地震医疗队。

      推广普及  惠及大众

      唐子人去过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考察学习,他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这些国家的公民对心肺复苏等急救手段的掌握水平远远超过我国。这些方法并不难,大部分人只要认真去学都能掌握,我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推广力度不够。

      “心肺复苏的推广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唐子人说,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但由于人口众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原因,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唐子人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现场讲授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救治知识

      “我愿意为这项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么多年,唐子人奔赴全国各地去做急救知识与培训,但他现在把目光投向了更宏观的层面:“比起单纯的培训,建立一种长效的推广机制更为重要。在国外,掌握心肺复苏已经是求职中的重要‘敲门砖’,这种机制值得我们借鉴。”

       求真务实  治学严谨

      “医学研究要解决临床问题、指导临床实践,所以一定要务实。”唐子人说。

      在临床实践中,他不断地发现科学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求解,再用科研成果指导临床实践。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题都是针对临床中最实用的问题展开,每一研究结论都能指导临床实践。

      

      唐子人荣获“中国好医生”荣誉称号

      近年来,唐子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研课题3项,同时,还参加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每天,他结束繁忙的临床工作后,还用大量业余时间查文献、做实验、写论文。他撰写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11部。他在国内学界已崭露头角,担任许多学术兼职,比如,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肺复苏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心肺复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救与灾难分会心肺脑复苏学组组长等。2014年5月,作为中青年学术骨干,被公派到美国weil危重症研究所研修,将亚低温治疗技术带回国内并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脏骤停后亚低温治疗,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了众多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了出院的生存质量。

      唐子人曾荣获“北京市抗击非典优秀个人”、“北京市奥运会志愿者优秀个人”、2015年度“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中国医师奖”、“2015北京榜样”年度人物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