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卫生健康文化>专题专栏>往期:首都医务工作者风采
初心·使命|“中国好医生”龚树生:听障患者的守护神
  • 发布日期:2019-12-04
  •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龚树生,1962年5月出生,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常委、首席专家,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等任职。龚树生长期从事耳科学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让他多年来保持了勤学不倦、精益求精的习惯。他在医学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先后承担多项课题,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十百千”十层次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

      做医生——大医精诚,始于至善

      龚树生擅长耳显微外科学,尤其是在中耳疾病的外科治疗与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术、搏动性耳鸣等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方面颇有建树。因术后听力恢复效果好、干耳率高而受到同行的一致认同和患者的广泛好评。

      

      龚树生为患者做手术

      曾有一位严重搏动性耳鸣的患者,2年看了20多家医院的100多名大夫,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花费了30多万元,可是治疗毫无效果,患者一度想自杀,绝望之际他找到了龚树生。初次接触和认识这样复杂的病案,纵横交织的检查资料,毫无头绪的诊疗思路,也使得龚树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凭着多年的耳科学经验和对患者的高度责任感,他从未想过放弃,而是整理和收集详尽的血管相关检查资料,经过多番研究与会诊,他初步判定该患者的耳鸣是由乙状窦相关病变引起的。

      病因找到了,解决起来却更不容易。虽然在仅有的数篇国外文献里提及可能的相关解决方案,但是数量很少,国内也未有人尝试,手术操作的实际难度和术后可能的意外风险均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周密策划和承担。

      龚树生毅然担起了风险,为患者实施这一高难手术。经过3个多小时的“精雕细琢”,手术终于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彻底从备受折磨的耳鸣中解脱,身体和精神都渐渐恢复,更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龚树生与团队也由此开展了“搏动性耳鸣”相关的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国际杂志发表文章,成为世界上“乙状窦病变相关搏动性耳鸣”外科诊治最多的临床中心。此后11年,每年临床确诊并且得到手术治疗的患者上百例。

      

      龚树生与患者沟通病情.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龚树生恪守前辈教导,恪守医者仁心,30余年行医路,他走的辛苦却坚定,他将继续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做公益——不遗余力,只为听障儿童早回有声世界

      一位胸怀大爱的医者,施与爱,也传递爱。

      在龚树生的众多患者中,有一位来自陕西的企业家。他感恩于人工耳蜗为他重新打开有声世界之门,感谢龚树生为他带来的新生,一直想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感谢,龚树生就和他说:“我个人并不需要感谢,但现在有很多幼儿也生活在无声世界,需要进行耳蜗植入,却因为经济原因被耽误了。”在详细了解情况后,老先生出资成立了友谊爱耳慈善基金,希望帮助更多像他一样受困于无声世界、渴望感知美好生活的患者。自2015年7月正式启动至今,友谊爱耳慈善基金已资助12岁以下听障患儿百余人,资助金额120万元。该公益项目为听障儿童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龚树生为患者做检查

      来自福利院的彬彬,因先天性耳聋和白内障,被父母遗弃街头,在北京友谊医院,他成功接受了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当小家伙因术后开机第一次听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声音时,惊吓得嚎啕大哭。龚树生却开心地笑了。他说:“孩子能看见,能听见,这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这是我们作为医生最大的价值。”

      此外,自2017年起,在龚树生和团队的努力下,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陆续启动了“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友谊老年耳蜗项目”、“MED-EL-友谊爱耳慈善项目”等多种慈善项目,为家庭困难的儿童和老年患者减免人工耳蜗设备及住院费用。

      2015年以来,龚树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祖国边远地区患者就医困难的局面,他组织团队成员先后10余次奔赴祖国各地基层医院进行义诊,为了将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患者身边,他们不辞辛劳将各种检查设备及外科手术器械打包背到义诊所在医院,解除了患者长途跋涉的辛劳以及医疗费用带来的后顾之忧,同时,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4年多来,他义诊的足迹遍布新疆和田地区、青海省玉树州、云南省红河州等祖国各地。

       做学问——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成绩的取得与龚树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为了做学问,他舍弃了很多个人生活的时间。即使是在相濡以沫的夫人因病住院和腿部骨折期间,他也只能一边揪心不已,一边委托家人和朋友照料,而他自己却利用工作之余的每一点空隙时间,往返于实验室、学习班和各类学术会议之间,努力地钻研与提升自己。为此,他常对学生们说:“你们的师母不容易,我问心有愧啊!但作为一名医生,如果停止了学习,那将可能影响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疗效!”

      

      以从事医生职业为自豪的龚树生

      龚树生为内耳疾病基础研究深入进展及耳科临床工作改善精进提供了有力基石。尤其是自2010年开始总结乙状窦相关血管搏动性耳鸣患者的发病特点,探索更为严谨的诊断条件、总结手术效果及各种因素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改进手术方式,现陆续针对此项工作发表SCI论文8篇,成为目前有关乙状窦相关病变致搏动性耳鸣总结病例数最多、乙状窦憩室外科治疗的病例数最多的一项研究。

      龚树生作为一名医者、老师以及科学工作者,一直秉承“踏实做事,踏实做人”的原则,尽管在医教研和科室管理各方面均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他始终为人谦逊,他以标志性的爽朗笑声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大医精诚,始于至善,心系百姓!

      龚树生曾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被评为“中国好人”和“中国好医生”。

      

      龚树生在“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颁奖典礼现场接受主持人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