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卫生健康文化>专题专栏>往期:时代楷模李桓英>各界反响
“时代楷模”李桓英:95岁入党的“战麻斗士”
  • 发布日期:2021-09-23
  • 来源:人民政协报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很多人问过我,当初已经离开祖国那么多年,为何选择回国?我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在北京出生,不能忘本。”

    2016年底,95岁高龄的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战麻斗士”李桓英,举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1.jpg

    “我真心热爱中国共产党,诚挚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党员的身份为救治麻风事业奋斗终身!请党组织考验我吧!”

    李桓英1921年8月出生于北京。童年时候,她曾跟随父母在德国柏林一起生活,看到了西方医学的迅猛发展。1957年,她婉言谢绝了世界卫生组织“续签5年合同”的邀请,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这一年她37岁。从此,在6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祖国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她都无悔当初的选择,无数次的亲情召唤都没能改变她报效祖国的决心。

    2021年8月20日,中国医师节之际,中宣部将“时代楷模”称号,授予这位百岁的世纪老人、“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麻风病防治专家”、“年轻的”共产党员。

    不悔抉择 百年无改是初心

    “当时的新中国还在成立初期,一切都百废待兴,正是急缺人才之际。我曾在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看到过我国导弹专家钱学森,当知道他毅然回国的消息时,内心有着很深的触动。那时的我已经30多岁,时不我待,作为中国人,我很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想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李桓英回忆道。

    1978年,李桓英接到国家交给她的任务,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在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和麻风病防治研究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项工作于她而言虽是崭新的研究领域,但麻风病却是人类所面临的古老疾病,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因病致残的麻风病人也一直备受歧视。过去世界上很多麻风病人被隔离就算是好的,不隔离可能就面临着被活埋、被烧死、沦落到无家可归等情形。“因此,说起麻风病,人们往往谈之色变,深入工作中,我也深感麻风病人遭受的疾苦。”

    记得1979年到云南省的麻风村做实地考察时,李桓英见到了好几个年轻的麻风病姑娘和她们深受病痛折磨的家庭。她们本能够拥有青春的年华和幸福的生活,但每天身心都遭受着痛苦与折磨,眼神里也透着绝望。“当时的麻风病防治工作还只注重实验室研究,研究成果往往不适用于实际,而根据前期积累的大量调研数据,李桓英深知只有深入到病人身边,进行非隔离治疗现场研究,才有可能解病人之疾苦、消社会之歧视。”

    当时,李桓英已年近花甲之年,但她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研究一种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病的新方法,药物配方已经完成,但缺乏临床试验。为了争取到世卫组织免费的药品支持和实验项目,李桓英开始在全国进行走访调查。

    在李桓英的办公室有一张云贵川交通图,上面插了20多面三角旗,那是她的足迹所到之处。根据中国麻风治疗标准,她和基层麻风防治工作者一道,前5年按每月观察1次,之后每年调查1次的频率坚持调研,前后达15年之久。

    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麻风寨的麻风病防治研究工作开始了。“我们皮防站的两位同志在全县范围内历经三个月的艰苦考察,探访到的都是秃手秃脚、老鼠咬了手脚都察觉不到、生产生活不能自理的晚期病人。这不仅使我们工作人员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同时大家也决心要治好这里的病人。”随之,李桓英把有关中国麻风病情况的详细报告递交给世界卫生组织,最终得以实施麻风短程联合化疗项目,并收到了世卫组织援助的联合化疗药品及车辆等物资。

    微信图片_20210923160022.jpg

    △1980年,李桓英(左二)考察广西北海期间慰问麻风病人及家属。(资料图片)

    1983年初,短程联合化疗现场实验正式施行。实际上,在村民们的固有观念中,麻风病是治不好的,连村长刀建新也对治愈麻风病表现出极度的不信任。但在李桓英带着大家挨家挨户为病人检查溃疡、耐心讲解治疗工作之后,尤其是刀建新,由强烈排斥逐渐转变为接受。

    之后,刀建新还主动协助医生们做通了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努力劝说大家服药接受治疗。服药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药刚吃上20几天,有些病人的脸部从发红到发紫,由于药物副作用引发的恐慌,使有些病人开始拒绝服药,甚至直接把药扔进水里。

    “面对大家的质疑,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再挨家挨户做病人工作,告诉他们这仅是服药后色素沉淀的正常反应,然后开导并鼓励大家坚持服药。三个月后,病人的色素沉淀明显好转,心理上的恐惧彻底打消,身体状况也慢慢得以好转。两年后,我们为村民进行复查,结果显示服药病人全部治愈且没有复发情况。”

    李桓英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短短几年使全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且年复发率仅为0.03%,大大低于国际组织年复发率小于1%的标准。1994年,李桓英的治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1996年,她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病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微信图片_20210923160113.jpg

    △李桓英教授在麻风村实地考察。(资料图片)

    孑然一身 心系病患显大爱

    李桓英一生孑然一身,却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对麻风病患的关爱中去。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李桓英教授的助手袁联潮跟随了李桓英教授20多年,她回忆,李桓英教授每到现场工作,接触麻风患者,从来不穿防护服,也不戴口罩,总是主动去和病人握手、拍肩膀,甚至拥抱,她说,这样患者就会信任我们医生,也能坚定战胜病魔的决心。

    2007年3月,北京热研所麻风室接诊了一位来自河南的麻风病患者,随着对他家中接触者的检查,医生们发现这家竟有5名新麻风患者。他们因害怕在当地被暴露,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北京租住平房,以捡拾垃圾为生。一天,患病母子来麻风室复查,李桓英看到患者的脚已有溃疡感染,得知一家人生活艰难窘迫后,又着急又心疼,当即拿出随身携带的1000元钱,作为患者在京的生活补助。同时要求科室要严格按照规则把患者治疗好、监测好。

    2009年5月,这家人来到热研所复诊,其中有一位年仅24岁的男性患者,手已溃烂感染,发生了隐匿骨髓炎,需要手术。李桓英说:“患者这么年轻,一定要为他的将来着想。”为此,她联系友谊医院骨科主任会诊。由于患者有绿脓杆菌,不能在友谊医院手术,为了及时救治患者,李桓英亲自写信、电话联系全国麻风病控制中心,找到能做手术的专业机构和手术医生,还派医生专程陪同患者和家属前往湖南手术。5月10日,患者接受了扩创及死骨摘除术,获得了满意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李桓英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2015年,已是94岁高龄的李桓英,不顾膝关节术后的行走不便,再次来到曼喃醒村麻风寨。一进寨子,那些当年经她治愈的麻风病康复者就像见到了亲人,眼含激动的泪水,扑上来就喊:“李妈妈,您回来了!”

    “自从1979年李教授第一次来我们村,李教授共到过我们村20多次,她不仅治好了我们的病,而且她对待我们就像亲人一般,经常与我们一起吃饭,手拉手跳傣族集体舞,她用自己无私的爱,唤起更多的人来关心和帮助我们。”刀建新的儿子岩糯回忆起村民和父亲曾经患病的经历,至今仍颇为感慨。“那时候父亲一个人默默卷起铺盖,离开了亲人,放弃了工作,搬进了麻风寨。渐渐地父亲被人们遗忘了,连交党费都没人敢收。是李教授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让我树立了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那时我虽然才七八岁,是在李教授的帮助下治好了病,群众接受了我们,整个社会也认可了我们。”

    “昔日麻风寨的村民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由衷为他们感到欣喜,同时也为从事麻风防治工作的人们感到自豪,是大家用坚持和奋斗给予了麻风病人新的希望。”李桓英说,爱国有道,行为有范,艳阳与阴雨,平坦与坎坷,都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奖赏。

    鲐背入党 一生奉献为科学

    刚入党时,李桓英经常问袁联潮,她是不是又脾气不好了?“我是一名新党员,还有缺点和不足,请多提醒我改正。”

    入党,是95岁的李桓英作出的选择。“入党和做研究一样,都是追求真理。”她说,医疗工作者就是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服务人民也是党员的基本职责。她摸着胸前的党徽,浅浅微笑:“如果我能活到100岁,还有5%的人生可以跟党走,为医学事业继续奋斗。等到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希望我的身上能盖上中国共产党的党旗!”

    1980年,李桓英曾到美国为父母扫墓,与弟妹们团聚。这一次,她依然坚定地拒绝了弟妹们的挽留,在详细考察了美国及其他几国的医疗成果和经验后,如约返回祖国,并用自己节约的外汇,为热研所麻风室购买了Olympus双筒荧光显微镜1台和英文打字机、幻灯机、幻灯片和相片等设备,并从美国麻风中心带回了千余人份的麻风菌素,后来这些麻风菌素都用在山东潍坊地区麻风病氨苯砜治疗后的复发预测上了。

    “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就决不回头。”李桓英坚定不移地信奉着并影响着她一生一世的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离开了祖国,我的人生还有何价值?”

    微信图片_20210923160137.jpg

    李桓英经常说,科研工作就是要探索未知,敢为人先。只有敢想,才有进步的可能;要善于发现、敢于挑战新鲜事物。21世纪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她又积极阅读文献,跟上时代的步伐,带领麻风室同志在科研上不断前行。

    今年医师节,获得“时代楷模”称号的李桓英实至名归,她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多年的医疗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正是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培养、支持和帮助下,我们治好了很多患麻风病的老百姓,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而且我们的治疗方案也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党和国家在医疗卫生事业上不断加强对麻风防治工作的重视以及加大对防治经费的投入,当前我国麻风防治工作经验丰富、成效显著。这让我看到党和国家是真真切切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幸福,同时我也很感谢党和国家,是祖国这片沃土造就了我,让我有机会放手从事麻防工作,让我有机会看到被治愈病人脸上洋溢的笑容、过上的幸福日子。”

    已经步入期颐之年,李桓英仍不愿余下的日子在闲暇时光中浪费掉。她希望在岗位上继续奋斗、为老百姓办实事:“对于彻底战胜麻风病,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只要我不是医院工作的累赘和包袱,我还愿意继续工作,还愿意为麻风病人服务,我的目标就是彻底战胜麻风病。因此,我会再接再厉,为党和人民继续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