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急症急救
每周急救话题:冰天雪地,谨慎出行
北京急救中心发出健康提示
  • 发布日期:2023-12-20
  •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根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报显示,受高空槽系统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12月13日至14日京津冀区域还有一次明显的降雪过程,北京地区预计还将迎来一场大雪。伴随冷空气的到来,京城气温整体偏低,降雪期间,体感会更冷。积雪不容易融化,极易出现道路结冰的情况,对人们交通出行会有较大影响。

    “如果没有危险,不要移动患者,注意保暖等车。”

    “找一个干净的毛巾或布,按住出血的部位。”

    “不要着急,救护车已经安排了,不要勉强让他站起来,不要活动受伤的部分,请按照我们指导的做……”

    北京120调度指挥中心从大雪伊始就铃声不断,陆续接到数十起因道路积雪、结冰而导致摔伤。调度指挥中心的调度员们严阵以待,认真受理每一个呼救电话,有针对性地指导着呼救者在救护车抵达前展开自救。因雪情影响导致摔伤报警量急增,而郊区救援任务更加艰巨。

    2023年12月11日凌晨5时,北京120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在房山区某山区有一名70岁老人在雪地摔伤,导致髋关节活动受限,急需救治。调度指挥中心调度组长陈敏瑞考虑到该山区积雪严重,普通救护车无法抵达,为保证患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陈敏瑞立即调派全地形越野救护车乌尼莫克前往该地支援。接到任务,经开急救中心站驾驶员田振雷立刻带领车组前往现场。田师傅凭借丰富的驾驶经验,穿过泥泞不堪的道路,在天刚蒙蒙亮起时,终于驶过厚厚的积雪安全迅速地到达目的地。

    到现场后,急救人员立刻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检查,并对患者开展急救措施,之后小心翼翼地将患者搬抬至救护车上,准备将其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山区地形极为复杂,救援之路异常艰难,随时可能出现冰雪融化、山体滑坡等风险,田师傅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规划出一条最安全且用时最短的路线,将行驶时间缩短,为患者后续的诊疗赢得时间,最终将患者平安快速地转送至房山区某医院。

    直面冰雪,奋勇担当。在这次任务中,120车组人员充分发扬厚德、精医、搏时、竞进的急救精神,在冰天雪地中严阵以待,闻令而动,与时间赛跑,用责任和担当守住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冰雪无情人有情,急救车组忙碌工作的身影展现出无数急救人的英雄本色。

    北京急救中心已对院前急救救护车在雨、雪、冰冻等极寒天气下的安全使用及安全驾驶发出通知,要求严格落实责任管理制,加强安全保障。同时,中心根据《北京120急救网络雨雪天气紧急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做好雨雪天气日常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急危重患者救治相关医疗工作安排,包括急救人员、设备、药品、物资、通讯及调动全地形越野救护车执行救援任务。协调指导各区急救分中心、网络急救站加强雨雪天气紧急医疗救援准备,统筹协调急救力量共同做好雨雪天气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北京120向广大市民发出冰雪严寒天气健康提示,请您谨记以下三点:

    1.预防最重要

    下雪天,化雪天,地面湿冷路滑,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等高危人群,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

    2.加强保暖防护

    气温骤降,防范冻伤。冻伤部位皮肤会出现苍白或青紫、冰凉、发硬,人体会丧失知觉,严重者可能昏迷甚至心脏骤停。雪天出行要戴手套、帽子,穿保暖衣裤,防滑鞋子外出,裤脚、鞋带不可过长,以免踩到引起跌倒。

    3.多观察慢慢走

    在户外多观察路面情况,特别要警惕薄冰路面。集中注意力,小心慢行,切忌边走路边用手机拍摄雪景,避免意外发生。行走时,上半身略向前倾,双臂微展,手不揣兜保持平衡,两脚分开,脚尖外八,与肩同宽,时刻保持重心稳定。

    急救贴士:一旦发生摔倒扭伤怎么办?

    一旦发生摔倒后,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不要立即起身,可缓慢感受肢体活动程度,如疼痛剧烈,应就近呼救求援,严重情况请及时就医,避免活动不当引发二次伤害。摔倒导致骨折常见的部位是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也有可能发生腰椎骨骨折。此外,也易造成软组织损伤,如肌腱拉伤、韧带扭伤等。以最常见的足踝扭伤为例,受伤后要坐卧休息,抬高伤处,冷敷受伤部位,过了24小时急性期再进行热敷。不要盲目按摩推拿受伤部位,以免加重伤情。如果受伤部位发生肿胀、剧烈疼痛或者明显畸形时,应及时拨打120转运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