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清华长庚科普】更年期用激素,剂量慎重
  • 发布日期:2023-05-24
  • 来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李女士今年50岁,月经已有1年多没来了,近期总感觉腰腿疼,时不时还会尿道“上火”,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还容易潮热、 情绪波动、睡眠不佳。身边的朋友提醒她,这可能是更年期了,应该到医院去看看。在妇科门诊,医生详细了解情况之后告诉她,这是“绝经综 合征”。在对李女士进行全面身体评估,排除用药禁忌等情况之后,医生建议她开始绝经激素治疗,通俗来说就是补充雌孕激素。随着李女士的规律用药,那些恼人的症状慢慢缓解了。复诊时,医生叮嘱李女士“激素治疗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调整剂量,别因为症状消失便随意减停,也不要因为一味‘疗效’而擅自加量。”

    大多数女性在绝经后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潮热、易怒、睡眠障碍、肌肉骨骼关节疼痛等绝经相关症状的困扰,但主动寻求医疗帮助的人并不多。这些症状其实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的信号,绝经激素治疗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个体化补充雌孕激素,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并避免或延缓一些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1.识别用药适应证。若出现月经紊乱,疲乏无力,潮热出汗,失眠、易醒,烦躁、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等情绪问题,或胸闷、心悸、关节肌肉疼痛等躯体症状,排除器质性疾病后,考虑与绝经相关。存在阴道干涩、烧灼、刺激感、影响性生活,或有尿急、尿频、尿痛和反复泌尿系感染,以及骨质疏松 高危因素和过早的低雌激素状态,如卵巢早衰等情况的女性,如果有通过绝经激素治疗提高生命质量的主观意愿,可考虑开启绝经激素治疗。

    2.剂量并非越大越好。绝经激素治疗的目标是使用最低有效剂量获得较大的益处和较低的风险。 具体用药方案因人而异,可口服或局部给药,一般需连续或周期性使用,常用药物主要为雌激素、孕激素、雌孕激素复合制剂和替勃龙。 随着年龄增长及绝经时限延长,应适当调整剂量及给药途径。 存在卵巢早衰等过早的低雌激素状态的女性,治疗以雌孕激素序贯方案为主。雌激素剂量应高于正常绝经女性的绝经激素治疗常规用量,孕激素用量应与之匹配,以达到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 处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的健康女性,推荐使用标准剂量或低剂量的雌激素+地屈孕酮或黄体酮序贯方案。绝经1年之后,如不愿有月经样出血,可选择连续联合方案或替勃龙方案。随着绝经时限延长,建议采用更低剂量的雌激素,且优先选择经皮途径给药,或选择替勃龙方案。如同时还有超重或肥胖、代谢综合征等高危因素,优先使用低剂量或超低剂量经皮雌激素+地屈孕酮或黄体酮方案, 以达到最低有效剂量和较低风险。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明显者首选阴道局部用药,每日1次连续用药,症状缓解后逐渐递减每周用药次数。

    3.有些情况不宜补充激素。医生会对患者身体状况做全面评估检查, 若存在妊娠、不明原因阴道流血、患有乳腺癌或其他性激素依赖的肿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或6个月内有活动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般会避免使用激素,而采取中成药等非激素治疗。

    4.有些情况需慎重选择个体化用药方案。如果患者有绝经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和意愿,但合并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胆石症、血栓形成倾向、免疫系统疾病、乳腺疾病或乳腺癌家族史、癫痫、偏头痛、哮喘、耳硬化症、血卟啉症、脑膜瘤等疾病,应权衡利弊选择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建议尽量选择局部用药、经皮等非口服途径给药,用药期间需严密监测、动态评估。

    5.按时用药,定期评估。一般开始用药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需要复诊随访,用药1 年以上建议每年至少随访1次。其主要目的是评估治疗效果,处理不良反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非预期出血和乳房胀痛、结节等乳腺相关问题,因此用药期间建议定期检测经阴道妇科彩超及乳腺超声,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行宫腔镜等检查或活检。根据评估结果,若继续用药利大于弊,可考虑长期使用;若出现了禁忌证、继续用药弊大 于利或不能规律用药者,则需要及时停止治疗。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绝经激素治疗是帮助女性安然度过这一时期的重要法宝。需要提醒的是,雌激素绝不是可以随意使用的“保健品”,是否用药、用药剂量的调整,一定要经由专科医生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