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中医防治胃癌,调理“脾胃”是关键
  • 发布日期:2023-04-28
  •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我国更是胃癌高发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 IARC)发布的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数达47.8万,死亡病例数达37.3万,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

    胃癌的发病因素

    胃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酸化合物、幽门螺旋杆菌、饮食及遗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手术后残胃以及胃黏膜巨大溃疡等被视为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在中医的历代文献中没有胃癌的病名,中医学多归属于“胃脘痛”、“反胃”、“积聚”等范畴。中医认为,胃癌是涉及整体的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或感受外来邪毒,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出现食滞、气郁、血瘀、痰结、邪毒内蕴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最终导致癌肿形成。

    中医学的“脾胃”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器官概念,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是后天之本,其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著名医家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可见脾胃健旺则体健无疾,脾胃衰弱则正气亏虚,百病丛生。脾胃互为表里,众多专家学者通过临床研究认识到胃癌的发生与脾胃虚弱甚为密切。

    脾胃虚弱的概念

    脾胃虚弱并非指某一种疾病,而是指由于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胃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面色无华、大便稀溏等,其可表现为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中医证候。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禀赋不足、年老体衰、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因素都可以导致脾胃虚弱证。当脾胃虚弱时,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起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

    “扶正培本”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法则

    随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防治胃癌的领域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扶正培本”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法则,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是现代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运用扶正培本法治疗胃癌,临床多从调理脾胃入手,主要分为健脾益气,益胃生津两法,前者常选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常用药物有人参、黄芪、党参、白术、获苓、艾仁、白扁豆、甘草等。

    由于脾胃气虚贯穿于胃癌各个阶段,因此健脾益气为常用之法,但临床仍要注意结合辨证,对肝郁脾虚者,当以疏肝健脾如逍遥散等;对肾阳亏虚者宜补火助土如健脾益肾方。对胃阴亏损者多采用益胃生津法,常选用的方剂有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常用药物有沙参、麦冬、天冬、太子参、天花粉、玉竹、石斛、百合、女贞子、芦根、生地、玄参等。

    这里要特别强调,治疗肿瘤中医在遣方用药时应讲究平和且时时顾护脾胃,避免用药过当,损伤脾胃。因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所有的食物和药物都要经脾胃的运化输布而发挥治疗作用。

    肿瘤患者由于全身脏腑功能的减退或放化疗等原因,脾胃运化功能往往欠佳。特别是在化疗过程中,如果不重视顾护脾胃,不仅所治之病难以获效,且易引起脾胃之疾,出现呕吐、脘腹胀满、嗳气纳呆等症状,有些患者不得不中断治疗。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尤应重视调理脾胃,而慎用攻伐之品,从而使患者体力增强,食欲增加,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胃癌的预防

    中医学历来就重视预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脾胃功能的好坏决定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注重保护机体脾胃之气也成为预防胃癌的原则之一。古人云:“四时百病,胃气为本。”针对脾胃病的防治,主要是注意饮食调养和情志调摄。饮食有节,膳食平衡,适时调食则脾胃健运,气血充盈,正气旺盛,营卫调达,邪不可干。临床上许多胃病患者的症状可因情志刺激而产生或加重,故保持心情舒畅,心神恬淡清净对于疾病的预防尤其重要。

    总之,运用中医药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是胃癌防治的重要手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养生的一大法则。如今胃癌的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所以胃部健康大家务必重视,如有不适应及早就诊,防止病情加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另外,建议普通人40岁做第一次胃镜,一切正常后每两年做一次;有基础疾病或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本文作者/审核专家

    李道睿

    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林洪生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中组部、团中央国家西部博士服务团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

    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5部,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