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慢病的关键
  • 发布日期:2023-04-17
  • 来源:北京地坛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一、合理营养,健康饮食

    食物种类多样,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深浅搭配。

    注意食品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剩饭菜要彻底加热再吃,碗筷等餐具应定期煮沸消毒。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煮透的禽畜肉、水产品,不食用野生动物。

    二、倡导分餐制和使用公勺公筷

    推广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是简单有效的卫生防病行为。集体就餐时应采用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

    三、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推荐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或者75-150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2天肌肉力量练习;避免久坐,鼓励随时随地、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推荐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天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

    四、戒烟限酒,有益健康

    吸烟是许多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会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吸烟造成肺功能损害,使人体更难抵抗冠状病毒和其他疾病。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和水,几乎不含有营养成分。提倡不饮酒,不劝酒,不酗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

    五、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要注意劳逸结合,不熬夜,不透支,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小学生每天要至少保证10小时睡眠,初中生每天要至少保证9小时睡眠。

    六、关注心理健康,积极适应周围环境变化

    在生活中,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学习心理调适技能,增强自我调控能力,积极适应环境变化,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必要时积极寻求心理卫生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等外界帮助,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