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天坛科普——惊蛰节气要吃“安宫牛黄丸”?听听中医怎么说
  • 发布日期:2022-03-08
  • 来源:北京天坛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周大夫,快到‘惊蛰’节气了,我是不是该给老人吃一丸‘安宫牛黄丸’,听说可以预防中风?”这几天,有好几个患者咨询我这个问题,有不少患者听说每年的惊蛰、夏至、霜降、冬至节气时,老年人都要吃一丸“安宫牛黄丸”保养身体。

    这些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是不是真要按节气服用“安宫牛黄丸”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安宫牛黄丸” 是治疗急性中风的良药,但要在符合中医辨证的情况下使用,按节气“保健式”吃法不但没有保健效果,还会损伤人体正气。

    “安宫牛黄丸”到底是什么?

    普通百姓眼中,“安宫牛黄丸”一直是传说中的“神药”,特别是近年来,“安宫牛黄丸”更是成为中药界的“网红”产品,不少人在家里屯上这种药,以备不时之需。

    那么,大家真的了解“安宫牛黄丸”吗?

    “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三宝”之首,由牛黄、犀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成分组成。方中以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犀角清热凉血解毒,麝香开窍醒神,三味共为君药;黄连、黄芩、栀子清泻三焦火热,雄黄豁痰,共为臣药;郁金、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开闭;朱砂、珍珠、金箔镇心安神,共为佐使。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

    现在由于犀角受法律保护,已改用水牛角粉代替。

    “安宫牛黄丸”本来是用于治疗非常严重的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症状表现为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现代发现有一部分重型脑病患者,中医辨证确实属于痰热内扰,神志不清的,服用“安宫牛黄丸”也有明显的效果,扩大了这个药的使用范围。

    “安宫牛黄丸”到底应该怎么吃?

    《中国药典》和药品说明书写得很清楚,“安宫牛黄丸”的功能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药品说明书里面有两条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引起患者的注意:“安宫牛黄丸”是为热闭神昏所设,寒闭神昏不得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时,应立即停药。

    这就涉及到中医辨证的知识。中医把中风昏迷称为“中脏腑”,分为三种情况:“热闭”又称“阳闭”,“寒闭”或称“阴闭”,以及“脱证”。只有痰热瘀火导致的“阳闭”才能临时用“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而寒湿痰浊导致的“阴闭”,则应使用其他药物;阳气虚衰,元气耗散的脱证,则必须使用温补药益气回阳。重要提示:这三种情况需要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中医师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普通人是很难辨别清楚的。中风这种急重病容不得半点闪失,一旦错误使用“安宫牛黄丸”,很可能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符合“安宫牛黄丸”使用条件的中风初期患者也要注意,此药寒凉且耗散正气,不可久服、多服,神志清醒后即应停服。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或者腹痛腹泻等脾胃不适症状,也应立即中止服药,观察病情变化。而中风急性期之后,中医治疗大多以活血通络为主,也不宜再服用清热开窍的“安宫牛黄丸”了。至于用它来“养生”“预防中风”,不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是不可取的做法。

    “惊蛰”节气需预防中风

    惊蛰节气就要到了。此时天气逐渐回暖,但昼夜温差仍然很大,还经常有冷空气侵袭、气候多变。在这种乍暖还寒、冷热交替之时,人体容易出现血压波动,中风发病率的确较高,《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春气者,病在头”。

    这个季节预防中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保暖,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合理饮食,戒烟酒,适当锻炼,避免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