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呼吸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 发布日期:2019-06-05
  • 来源:北京小汤山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呼吸功能障碍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继发性呼吸功能障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COPD、肺纤维化、支气管哮喘、肺恶性肿瘤等。继发性呼吸障碍是指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障碍,常见的有脑卒中、神经肌肉疾病、呼吸肌功能障碍等。

      肺康复是一种对患者深入评估后基于个体化治疗后采用的综合干预措施。通过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充分的评估,再运用物理手法治疗及器械康复治疗改善胸廓活动度、增加呼吸肌肌力,促进气体交换,减少痰液潴留。从而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心肺适能,减少肺感染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继发性呼吸功能障碍以脑卒中为例,常见的卒中患者肺部并发症有哪些?

      1)吸入性肺炎:吞咽功能障碍,导致误吸口腔或胃内容物入肺。

      2)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病人,肺部沉积物长期不能得到清除聚集形成。

      3)肺不张:卧床,咳嗽无力,感染,昏迷等均可导致痰栓阻塞小气道,出现肺不张。

      4)呼吸衰竭:因缺氧或二氧化碳储留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

      5)窒息:吞咽障碍或痰液性状干稠不能顺利排出阻塞大气道。

      如何评估呼吸功能?

      首先是肺功能检查,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指标。肺功能检查敏感度高、显示肺部的功能性变化,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缺点是需要患者配合,对于意识、认知障碍的患者完成困难。

      膈肌功能超声评估:包括膈肌厚度和膈肌移动度,能较直观的观察膈肌活动时的空间动量。

      胸部放射检查:包括X射线检查、CT检查等。

      血气分析、胸部查体和呼吸功能评估量表。

      呼吸康复治疗方案有哪些?

      包括了胸廓的活动与放松;呼吸肌的牵拉;呼吸肌肌力训练;辅助呼吸技术增加通气量、神经生理促进技术帮助其改善呼吸模式;气道廓清、辅助咳嗽帮助其减少分泌物储留等。

      如何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1)手法训练

      ①体位训练

      模拟正常的“生理性”体位,最有效的肺部活动是下床及走动,保持直立体位,降低膈肌压力,配合深呼吸,包括靠墙站立呼吸及转移训练等。

      ②体位引流

      是指通过适当的体位摆放,使患者受累肺段内的支气管尽可能地垂直于地面,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流向气管,然后通过咳嗽技术排出体外的方法。原则是病变的部位放在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于低处。合理的体位引流可以控制感染,减轻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胸廓松动

      通过徒手手法维持和改善胸廓活动度。

      ④呼吸训练

      呼吸模式调整:对于昏迷患者运用神经生理促进技术,尽可能的建立生理性呼吸模式,改善肺底部通气,减少辅助呼吸肌的耗能。对于可主动配合的患者训练其呼吸控制(腹式呼吸、缩唇呼吸)。

      辅助呼吸:增加通气量,提高氧气交换率,有利于肺部的扩张。

      呼吸肌抗阻训练:增强呼吸肌肌力,增强肺张力,改善心肺功能。

      膈肌强化训练:膈肌刺激可增加膈肌血流量,增加膈肌肌力,减少膈肌纤维萎缩,降低肺动脉压,增加膈肌移动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促进排痰,改善通气功能。

      ⑤保持呼吸道通畅

      包括气道廓清技术、排痰技术、辅助咳嗽技术、体外膈肌膈神经电刺激等。

      2)除了手法训练,还有一些简易小设备可辅助进行呼吸训练,比如:呼吸肌抗阻训练器及激励式肺量计等。

      呼气肌抗阻训练器:通过不同档位的阻力设定,在呼气期间增加阻力,锻炼呼气肌耐力。

      激励式肺量计:吸气肌/呼气肌功能训练器,通过吸气/呼气期间提供阻力,尽力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增大,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面积,使吸气/呼气肌在最大承受范围内进行强化,增大肺容量,还能训练其肌力。

      总之,存在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无力,肺内感染反复发作,活动受限等表现,积极进行呼吸康复治疗,可以减轻呼吸系统症状,减少肺内感染发生发展,提高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