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疾病知识
【天坛科普】帕金森病科学管理锁定3大目标
  • 发布日期:2023-04-14
  •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走起路来慌慌张张,手抖动得连筷子都拿不稳,说话越来越含糊,表情僵硬失去了笑容……”帕金森病患者常把发病的感觉形容为一点点地折磨,最终把人击垮。其实,患有帕金森病并不可怕,只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能科学地管理疾病,帕友一样可以活出精彩。

    与帕为友的第一步,就是及早发现、科学治疗。帕金森病在疾病早期进展很快,到了晚期反而放慢脚步。所以,疾病管理既要尽早干预,还应该把目光放长远。要取得长期获益,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需满足3大目标:

    目标一   控制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时震颤、肌肉僵直、平衡能力差等,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情况。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编写的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2014版)明确指出,患病早期,可以用一些对疾病有修饰作用的药物,不仅可以改善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延缓疾病进展,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目标二   预防运动并发症

    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就要考虑到疾病的长期管理,因为随着疾病进展运动并发症的威力会慢慢显现出来,所以在在早期的治疗上就不可“短视”,可依据个人情况,适当选择能减少或延迟运动并发症的药物。

    帕金森病的常见运动并发症有“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和“异动现象”。所谓“剂末现象”,是指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每次用药后期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恶化。所谓“开关现象”在生活中常表现为突然僵硬无法动弹,比如走路时,突然迈不开步子等。而所谓“异动现象”,是指病人会在服药后出现不可控制的手舞足蹈症状。这些症状,对生活的影响较大。

    不少帕友在治疗中存在误区:一是担心药物副作用,不愿服药;二是依从性低,随意改变用药剂量;三是贪图“全面快速见效”,盲目用药……这些不规范的用药行为不利于有效控制患者的运动并发症。

    帕金森病长期管理用药要结合病症特点、疾病严重度、发病年龄、就业情况、药物副作用等,进行“个性化定制”,要严格遵循医嘱,规范用药。

    目标三   改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

    据美国帕金森病基金会称,抑郁症是“帕金森病最被忽视的症状”,已知60%的帕金森患者会发生抑郁。一方面,这可能源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诱发负面情绪,导致抑郁;另一方面,帕金森病与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降低有关,而这也是抑郁的成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特别留意帕金森病患者的变化,关注细微末节。伴有抑郁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应首选同时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帕金森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