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疾病知识
消除精神紧张的妙方
  • 发布日期:2013-12-16
  • 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中医讲究情志调养由来已久,古人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及“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的说法。由此可见中医中情志调养的传统由来已久,同时也说明注意精神情志的调节在人类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为情志精神调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是具有思想感情,情趣意志的。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活动是人们正常的精神活动,但人的思想感情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变化和自身健康状况改变的影响,尤其是疾病发生后由于肉体的痛苦带来了精神上的苦恼,就会产生与健康人不同的精神状态,比如对疾病产生恐惧、对治疗产生焦虑等。

    这种七情活动太过,又会在某种情况下反过来加快疾病的发展、恶化。由于肝病的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患者的思想活动、情志变化更为复杂,如疾病急性发作时,或病情加重时,或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时,就感到悲观失望,有的甚至产生厌世情绪;而在疾病好转或病情逐步减轻时,虽然不再有心理负担,但是有的人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可能急于求愈而产生性情急躁,要求医疗效果过高的情绪,这同样也不利于患者的最后康复。

    俗话有云:“久病床前无孝子。”有些患者病程很长,情绪也很容易受到影响,此时家属稍稍露出一些厌烦的情绪,就会引起患者的忧郁、怨恨,甚至认为自己已成为家庭的负担,病情往往随之而加重。这种精神状态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得了乙型肝炎患者而言。乙型肝炎虽然是病毒所致,但每次急性发作都往往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就包括不合理的情绪一项。因此,研究慢性乙肝患者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的相互关系,并将抗病毒、保护肝脏以及全身治疗结合起来,对促进乙肝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

    肝病患者对疾病要有充分的认识,树立治病的信心,坚决与肝病作斗争,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在急性发作时要认识到通过及时治疗可使疾病逐步缓解,从而解除忧虑,耐心接受治疗。当病情严重时要懂得治疗必须经过一定的过程,忧虑过多于病无益,应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病情尚轻,满不在乎的患者应该认识到疾病的顽固性、复杂性、长期性,正确认识病情,遵循医嘱,促使早愈。患者家属也要配合照顾,给患者带去心灵上的关爱和对康复的希望,从而使患者情绪稳定,减轻思想上的苦闷,以利于病情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