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疾病知识
心肌梗死的常见误区,您有没有?
  • 发布日期:2017-07-13
  • 来源:北京潞河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百姓健康。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死亡率由最早保守治疗的30%降低到介入治疗时代的5-8%。但是由于人们对心肌梗死及其治疗存在着很多误区,以至于部分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最好的治疗。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经过多年的病例积累,总结分析了人们对心肌梗死的常见误区,以期能让大家对心肌梗死及其诊疗方法有更科学的认识。 

      误区一:没有胸痛不会有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以突发胸痛为最常见的症状。但是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经常会出现不典型的症状,如后背痛、胸闷、憋气、牙痛、乏力等。有的患者甚至无明显症状,在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曾经患过心肌梗死,在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中较常见。因此不能认为没有胸痛就没有心梗。 

      误区二:速效救心丸是最好的急救药? 

      “速效救心丸”以其形象的名字深入人心,老百姓往往把它当做心脏病发作时的救命药。其实在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时起效最快的是硝酸甘油,应该作为首选急救药物。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含服硝酸甘油,存在低血压、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就不适合服用。 

      误区三:叫救护车耽误时间,自己去医院最好? 

      很多患者认为等待救护车太耽误时间,因此自己打出租车或乘坐私家车、甚至自己开车到医院就诊,殊不知这是最危险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在自行就医过程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不能得到救治,很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救护车上配备了抢救药品和设备,能给予患者安全保障。目前,包括我院在内很多医院都和院前急救有密切联系,院前急救医生一旦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会在第一时间与医院绿色通道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做好救治准备工作,减少就诊中间环节,争取抢救时间。 

      误区四:心肌梗死是大病,必须到大医院就诊?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接受到治疗是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目前,各个社区医院都和院前急救及大医院建立了联系,即使患者在社区医院就诊,社区医生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启动与上级医院相关联的绿色通道,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相反,如果患者自己到大医院就诊,只有到了医院绿色通道才会启动,反而耽误了时间。 

      误区五:得了心肌梗死必须放支架? 

      放支架的目的是解决血管的狭窄,因此只有血管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才需要放支架。如果经过血栓抽吸等措施处理后血管无严重狭窄的患者是无需放支架的。 

      误区六:放了支架就不能活动了吗? 

      放了支架后血管通畅,心脏供血好,所以活动会更安全,更有保障。支架不会因为体力活动而发生移位、脱落等情况,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误区七:心梗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心血管疾病的确是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不会得。近些年,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我院诊治的最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是21岁,三四十岁的心肌梗死患者更是不胜枚举,所有年轻人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误区八:做了支架就得长期吃药,最好还是别支架? 

      冠心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即使没有做支架也得长期吃药。如果血管有严重的狭窄不做支架导致频繁犯病,需要吃的药会更多,而且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会有生命危险,因此不能因为怕吃药而拒绝做支架。 

      误区九:心梗后放了支架就“万事大吉”了? 

      支架解决了血管现在的狭窄问题,但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再出现新的病变。因此,患者术后一定要规律服药,定期检查、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十:做支架从手做比从腿做好? 

      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有多种入路,早年以股动脉(腿))为主,目前以桡动脉(手)为主。从桡动脉入路的患者术后不用卧床,且能够自理,患者感觉比较舒适;而且桡动脉周围没有重要器官,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大大降低。但它也有缺点:由于桡动脉血管比较细、容易发生痉挛、变异多见、部分有严重迂曲等特点,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紧急抢救时不适合;甚至部分患者不能通过此途径完成手术,这时只能改股动脉入路。另外,从桡动脉入路的患者术后有可能会出现桡动脉闭塞、上肢疼痛等并发症。而从腿做能够避免上述问题,对于需要争分夺秒抢救的患者股动脉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不存在哪种方式最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