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便民服务>健康知识
垂体瘤可怕吗?
  • 发布日期:2020-09-01
  •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十万分之一,有的报告高达十万分之七。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垂体瘤的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但在尸检中发现率为10%~20%。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垂体瘤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在解释垂体瘤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下人的正常垂体。垂体呈卵圆形,约1.2cm×1.0cm×0.5cm大小,平均重量为750mg(男350mg~700mg,女450mg~900mg),女性妊娠时呈现生理性肥大。垂体是身体内最复杂内分泌腺,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后上方借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前上方与视交叉相邻;蝶鞍两旁为海绵窦,内含颈内动脉,第Ⅲ、Ⅳ、Ⅵ颅神经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及第二支;下方为蝶窦。垂体由腺垂体(亦称垂体前叶)和神经垂体(亦称垂体后叶)两部分构成,腺垂体由外胚层的拉克氏(Rathke's)囊分化而来,神经垂体来自前脑底部的神经外胚层。腺体前叶大约占垂体总重量的3/4,分泌多种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生长激素(GH: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泌激素(PRL:促进乳房发育成熟和乳汁分泌,调节性激素的水平)、黄体生成激素(LH:促进男子睾丸制造睾丸酮,女子卵巢制造雌激素、孕激素,帮助排卵)、卵泡刺激素(FSH:促进男子睾丸产生精子,女子卵巢生产卵子)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等。垂体后叶主要储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DH: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浓缩尿液,失血时可升高血压)和催产素(OT: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由此可见,垂体在人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垂体分泌的激素在生理情况下维持着适当的水平,激素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产生相应的症状。

      垂体瘤的准确定义应该为垂体腺瘤,为垂体前叶生长出来的肿瘤。  其起病原因不明,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稍高。垂体腺瘤根据大小可分为微腺瘤(直径<1.0cm)、大腺瘤(直径⦥1.0cm)和巨大腺瘤(直径⦥3.0cm)。根据其是否具有侵蚀性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然而最重要的分类还是根据内分泌类型所做的分类,因为不同内分泌类型的临床表现不同,治疗原则也有很大的差别。具体的内分泌类型及临床表现如下:

      泌乳素瘤(PRL腺瘤)最常见,大约占所有垂体腺瘤的40%~60%,临床表现女性为闭经、溢乳,男性为阳痿、性功能减退等,血浆中PRL水平升高。生长激素腺瘤(GH腺瘤)大约占20%,如果在成人主要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儿童主要表现为巨人症,血浆中GH水平升高,并引起全身代谢紊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ACTH腺瘤,库欣病)大约占5%~15%,临床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可引起全身脂肪、蛋白质代谢和电解质等紊乱。促甲状腺素腺瘤(TSH腺瘤)罕见,大约占所有垂体腺瘤的1%,临床表现为甲亢,血浆中TSH升高。促性腺激素腺瘤(FSH/LH腺瘤)罕见,常与其它激素腺瘤并存,如PRL腺瘤。无功能腺瘤(NFPA)占垂体腺瘤的20%~25%,内分泌症状一般不明显。

      垂体腺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危害人体:①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这方面的临床表现主要由内分泌类型决定,因此不同内分泌类型的垂体腺瘤临床表现差异很大;②肿瘤压迫正常垂体,使内分泌水平低下,引起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如乏力、怕冷、皮肤干燥、低血压等;③压迫鞍区周围结构,如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第Ⅲ脑室,导致相应功能的严重障碍,如视力视野障碍、尿崩症等;④颅高压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如果发现类似上述症状,应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进行全面的内分泌功能检查,再结合影像学检查,才可做出垂体腺瘤的诊断。其中垂体MRI对垂体腺瘤的诊断精度很高,可以发现小于5mm的垂体微腺瘤。

      一旦确诊垂体瘤,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神经外科寻求相应的治疗。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下面几种:

      一、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开颅垂体腺瘤切除术及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相比较而言,开颅手术创伤大,更易出血和神经损伤,适用于切除突破鞍隔突入颅内的肿瘤,切除微腺瘤困难;经鼻手术创伤小,操作难度略大,舒适度比开颅好,但更易发生感染和脑脊液鼻漏,对微腺瘤优势明显,目前已经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经鼻手术又分为显微镜下手术和内镜下手术,两者比较各有优势,在这里就不做具体的阐述。

      二、药物治疗

      垂体瘤的药物治疗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卡麦角林):治疗泌乳素瘤的首选,亦可用于生长激素腺瘤的治疗;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生长激素拮抗剂:用于治疗生长激素腺瘤和促甲状腺激素腺瘤。药物治疗的优点是免除了开刀的痛苦,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不是对所有的垂体腺瘤均有效,如溴隐亭治疗泌乳素瘤有效率较高,但生长激素腺瘤的有效率则并不十分理想,促肾上腺激素腺瘤和无功能腺瘤尚无可靠的药物治疗方法  ,另外药物治疗的另一个明显缺点是需长期服药,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药物副作用。药物治疗的另外一方面是激素替代治疗,因垂体瘤侵占了正常垂体的空间,对正常垂体造成一定的压迫,往往造成垂体其它激素轴的减退,需要服用一定的激素来替代治疗。

      三、放射治疗

      普通放射治疗适用于那些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可能复发的垂体腺瘤,尤其是复发率高的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原发腺癌或转移瘤病例。一般来说,放射治疗可以控制肿瘤发展,有时使肿瘤缩小,使视力视野有所改进,但很难根治。年老体弱不适于手术者,或手术切除不彻底者可以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ɤ-刀,为垂体腺瘤治疗提供另一种放射治疗手段,但目前疗效尚不确定。

      综合来讲,垂体腺瘤的治疗要遵循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依赖于具体的内分泌类型,另外还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生长方位、侵袭性与否、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具备的手术条件以及术者的经验等。比如泌乳素瘤目前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溴隐亭对大部分泌乳素瘤患者有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使女性月经和男性性功能恢复正常,对于不愿意长期服药的患者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生长激素腺瘤一般以手术做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对于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促肾上腺激素腺瘤首选手术治疗;对于无功能腺瘤,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患者的症状综合考虑,一般首选手术治疗,对于体积较小、对视交叉无明显压迫的无功能垂体腺瘤亦可严密观察,暂不治疗。

      综上所述,如果您近期出现了明显的头痛,视力下降,肢端肥大,向心性肥胖,中青年女性月经不规律、不孕,男性性功能障碍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正规医疗机构的内分泌科或神经外科,行必要的内分泌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必要时查视力视野。如果确诊为垂体腺瘤,也不用过分紧张,目前的医疗条件可以治愈大部分垂体腺瘤。